前言:
2017年过了一半,越来越多的家装界人士开始意识到行业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上。
今年的整体特征,是新房正变得越来越少,还有一部分则直接转为了精装修房,公开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的刚需正纷纷转向市内二手房和存量房,北上广深的家装市场已经步入“存量时代”。与楼市的转变相对应的,是下游的数十万装修公司,正在经历一种面对市场转变无所适从的状态。
南都互联网家装系列报道之一:
屡试不爽的“三板斧”还管用吗?
“每做一单就树立一个敌人”,这在中国人经历的家装服务中屡见不鲜。
全国的装修公司都有着几乎一样的营销姿势,多年来靠同样的方式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市场营销:
第一招买客户资料的疯狂电销,第二是新盘小区蹲点营销,第三招则是打广告、转介绍、会销,在过去20年来,这三招曾经百试不爽,被业内戏称为装修公司的“三板斧”。
“三板斧”背后,则是一个传统行业近20年的野蛮生长史。因为无论是依托买卖信息的电销,还是守株待兔式的小区蹲点,以及少之又少的转介绍,都不能算作长久的经营之计。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直接将买卖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营销的粗暴营销方式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很多装企50%获客来源是个人信息,这曾经是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
至于其他的获客渠道,过去让装修公司们抢破头的新小区,在存量房时代越来越少,成为了某种稀缺资源。现在在一些半新不旧的小区,依然能看到一脸迷茫的业务员,做着守株待兔式的蹲点营销,但往往成效甚微。
新楼盘曾经是装修公司蹲点的必争之地
如果电销和新小区都不管用,那么装修公司的线下营销就只有打广告和转介绍了,但是这往往需要强大的口碑在背后支撑,而一个缺乏口碑保障的行业,广告再多也无济于事。
面对这样的情况,全国的装修公司老板们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拓展出更多合理有效的获客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