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装置、行为中探秘,看艺术与诗歌的共生关系

2019-09-23 08:48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梁翠蓉
“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展览深圳开幕,28位诗人和艺术家引领观众体验别样诗意。

↑↓ “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展览在OCAT深圳馆展出。

艺术与诗歌在深圳呈现共生关系。由OCAT深圳馆主办的“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展,9月21日,在OCAT深圳馆开幕。展览共邀请了国内当下活跃的28位诗人和艺术家参与其中,包括曹琼德、陈哲、多多、范勃、耿雪、谷文达、何迟、何旸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呈现四十年来诗歌与艺术的

精神交流和日常交往

这次展览延续OCAT深圳馆于2018年开启的“文本与视觉”研究计划,邀请了诗人、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朱朱担任主策展人,联合OCAT深圳馆策划团队方立华、李荣蔚和王静晗共同策划。展览试图呈现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诗人与艺术家交往的关系史。展览名为“共生”,隐喻着诗歌与艺术之间的复杂交互以及它们共同的社会背景。

策展人朱朱介绍,本次“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展览的结构将由“文本区”和“文献区”两部分组成,分别在OCAT深圳馆的A/B展厅展示。“文本区”呈现于A展厅,受邀的16位艺术家将呈现他们在多重媒介运用中的诗歌主题与意识表达;“文献区”呈现在B展厅,选择了贵阳、北京、成都、福州、上海、南京和哈尔滨七座城市,以杂志、书籍、图片、纪录片、部分诗人及艺术家的绘画、摄影、戏剧,以及与艺术相关的诗歌文本,呈现四十多年来诗歌与艺术的精神交流和日常交往。

艺术家如何呈现诗意?

或影像,或装置,或行为

在A展厅入口的左侧,有一条长长的走道,呈现的是艺术家范勃的装置作品《终有乌篷船吱吱哑哑》,其文本来自于一位视障少女在江南小镇的行走体验。作品的命名则是选自这诗文中的一句,它是少女在旅途中所听见的江南声音。在文本中她描述到“乌镇满足了我对江南的所有想象”,而她实际上感受空间景观的方式多是通过触觉、声音、空气流动的方式来达到。艺术家耿雪的影像作品《米开朗基罗的情诗》创作于2015年,作品将视觉、听觉、情诗中的文本表达、影像语言、雕塑化的身体体验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艺术家李青这次有两件装置作品参展,《邻窗·诗人雕像》将窗框与描绘了普希金雕像的绘画结合在一起。窗框上的短诗是对今日消费文化主导的城市夜景中的纪念碑雕像的一种观看和解读。《窗棂诗稿》描绘了上海最著名的苏维埃式建筑中苏友好大厦(现上海展览中心)的建筑局部,窗框上的文字改写了俄国诗人的两首诗,它们描述的本是他对圣彼得堡的回忆,而被改动的词句则指向上海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艺术家刘诗园带来的是一件影像装置《情诗》,这件作品展现了一首以不同时代与文化的语言组合而成的现代情诗。艺术家收集了以各种文字书写的古今爱情诗歌,将诗句全部翻译为英文,并从中选取了九个国家的不同诗人所作的经典情诗。艺术家继而将所有诗句打乱,再重新组织拼接为一首具有抽象叙事性的冗长诗歌。这首现代长诗被翻译为13种完全相异的语言,最终以视频滚动播放的形式呈现。

“画画应该像油漆工一样”

在B展厅“文献区”,可以看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不少诗歌民刊,这些刊物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现代诗歌写作的进程。还可以看到诗人的画作,如诗人多多、吕德安、严力等人的绘画作品。

吕德安的水粉画《泥瓦匠印象》创作于1987年,他表示,“《泥瓦匠印象》是在1987年左右在书店画室里画的。画室的窗户对着一排民居屋顶。我之前写过几首与屋顶有关的诗,如《断木》等。日常劳作的题材一直贯穿着我的诗歌。因此同样是我画画所关注的。那个时期我甚至觉得画画应该像油漆工一样才是正道,是日常的一种动作才对。这幅画也可说是因诗而起。”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谢湘南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