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在深布局千平大店,花大钱能否赢来市场?

2020-01-06 10:05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许素霞
千平大店运营压力大

在一片唱衰零售市场低迷的呼声中,“千平大店”的出现似乎“不合时宜”。1月1日,全棉时代深圳宝安大仟里店正式开业,这是全棉时代最新一代的PLUS形象店亮相深圳,而前不久,新派江南菜品牌——钱塘潮升级为精致艺术餐厅,该店的千平面积也将其品牌带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现今,商家赚钱不易,做“千平大店”更像是“走钢丝的人”。深究下去,在短期内不能盈利,却要顶住压力去做,为的无非是为经济震荡期后的“得利”准备好入场门票。

曾经的大店抗风险系数低

新型大店需要空间完成慢生活销售思路

在12月29日的首届南山智创峰会上,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黄卫平带来的《迎接2020:目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上表示,中国经济仍处在波动期,并且会保持较长时间。实际上,对经济发展信心不足,担心有余的忧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对话当中。

在这种态势下,更多业态希望化整为零,比如以“小而美”的精品型店铺出现,而千平大店的诞生似乎有些过于乐观。千平大店倒也不是新生事物,十年前,购物中心的特产就是“千平大店”。当年,如日中天的海港集团在在CBD以及核心商圈位置开出好几个几千平大店,很多粤菜餐饮集团一一效仿。当年能去这些千平大店吃个饭,都被视作“入流”。追溯下,在那些年代,品牌开大店更重要是为了“造势”以及“人气”,在那个随处捡钱的年代,各老板们其实没有去深究千平大店出现的意义,更不知道从何提高大店的抗风险值,导致他们的成功经验就是“开一个,火一个”。随后的经济大环境进入波动期,让这些餐饮界的参天大树们摇摇欲坠,当这些餐饮大店巨人们相继离场。做其他品类的品牌们更为谨慎,因为连餐饮这等最日常消费的业态都如此扛不住,更何况它们。

江南菜钱塘潮创始人李娜表示,虽然经济大环境不佳,但是稀缺位置必须占据住,这也是她将店铺扩容到千平以上的原因,“整个深圳市场稀缺位置是很珍贵的,特别是繁华市中心的商铺,品牌如果能抓住重要位置就等于抓住了流量入口。在这样的空间内,可以玩的东西还有很多。”据了解,很多品牌拓展千平大店,会制定一套不同于普通店铺的评价体系,并不以坪效去考量店铺的价值,更多方面是影响力。当然也为后续向三四级市场下沉铺路。只有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商圈做出样板,未来无论是给加盟商或者是当地消费者都能带去信心。

750x299_5e11a105e89fc.jpg


750x456_5e11a10525f1b.jpg

钱塘潮千平大店,景观布置不惜空间。

WechatIMG8.jpeg

全棉时代的千平大店。

如果去逛逛现在的千平大店你会发现,他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店,产品丰富到可以堪称一个小百货。“大店模式”背后是“小百货化”趋势,回看全棉时代千平大店,能看到4大品类拥有上万个SKU,除了婴童系列,产涵盖了都市人的舒适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开辟游戏角,就是为了让消费者脚步慢下来。而这种放下紧绷感进店消费,只能在千平大店才能实现。

千平大店并为三四线城市下沉铺路,随市场变动而转向

消费细分年代,新的消费模式、消费形态,甚至消费心理也开始有微妙变化。人们过了网购的“劲儿”,渴望在实体消费当中寻求解压之道。因此,各类蛋糕烘焙DIY店,厨艺料理工作室等等层出不穷;处处可见真人COSPLAY扮演式桌游馆、商场里的“动物园”等等,五花八门。

再细分,几个规律仍旧是万变不离其宗。将店铺利润做大做强,取决于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以及成功的营销思路。虽然,这些品牌积极向三四线城市拓展,但是他们不会放弃对深圳市场的追求,这当中藏着对一线城市的渴望。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位置,呈现出一个超脱于市面上的旗舰店,与其说是商业手段,不妨说是品牌的心血呈现,这是品牌势能的展现,更是品牌文化的输出窗口。这种金字招牌如果能在深圳商圈内站稳脚跟,其在内地的发展形势会更加顺畅。

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密切关注每个城市的商圈动态变化,这种千平大店有时候也是根据城市、地段来决定,比如在苏州的苏州中心,几万方的购物中心内,千平大店只是整个购物中心的小小角落,而有些位置,看上去极不起眼,可也会拿下大店,这里是看好该商圈的未来发展。“店铺体量应该与城市、商圈匹配,并且这种面积大小也是流动的,随着市场改变而改变。”

千平大店运营压力大 熬住才能拿到未来市场入场券

钱塘潮的大动作之下,创始人李娜表示,“空间的营造给消费者制造出轻奢舒适的氛围,让食物呈现出最鲜活的样子。这种空间需要的是大面积的呈现与铺垫,只有千平大店在现阶段能做出我们想要的沉浸式用餐氛围。”她表示,千平大店并非高枕无忧,消费持续下行是肯定的,所以深圳会成为商家必经之地,在这个以年轻人为主的城市里,消费是城市活力的来源。必须在动荡期把品牌稳住,在未来的商业发展进程中才能分得一杯羹。

看上去,很多品牌在千平大店中做得很超前,很多光怪陆离的想法在店内实现,看似云淡风轻,不问“坪效”世事。它们并不是没有私心的,在好地段,热闹商圈做大店将最有利位置“霸占”下来展示自我,斥重资开店,只有店铺面积大了,才有影响力,才能成为人流量的高聚集入口,才有机会让消费者参与进来,进而达到消费目的;在那些方兴未艾的商业体先拿店,是否够大不重要,先占据“流量话语权”,随着商业体周边的写字楼逐渐聚集,高档住宅拔地而起,把剩下的事丢给时间就好了。当然,前提是:你得熬得住,谁让提前布局是未来品牌大战的“入场门票”呢?

也有不少品牌先以小店试水,同步发展大店。前不久,给皇庭广场6周年庆典生日蛋糕的昂司蛋糕让人颇有记忆点,开业时期边找了四字弟弟易烊千玺站台,为了品牌长远发展,公司初创员工就达到300位,也马上要走千平大店的路,在城市的蛋糕烘焙店里玩出社交新花样。

归根结底,品牌做这么多,都是希望消费者记住你,购买你,然后再重复购买,对你产生依赖,为了这个闭环生态,品牌们持续努力在路上。如果他们能够真正战胜晦涩经营压力,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能被持续拓宽想象空间。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