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2020-07-01 08:24 来源:新华网 编辑:卢若情
24年来,在宁夏西海固这个曾被视为“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贫困地区,11批183名福建挂职干部大力弘扬“接力攀登”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2000余名来自福建的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以“敢于牺牲”的精神,凝心聚力发光热;一批批闽商弘扬“敢拼会赢”的精神,搅热脱贫源头活水……

(图文互动)(1)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2020年3月18日,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双孢菇栽培示范基地,农民在采摘蘑菇。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社银川6月30日电题: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新华社记者何晨阳、马丽娟、许雪毅

  山与海相遇,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为这一命题带来新的答案。

  24年来,在宁夏西海固这个曾被视为“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贫困地区,11批183名福建挂职干部大力弘扬“接力攀登”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2000余名来自福建的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以“敢于牺牲”的精神,凝心聚力发光热;一批批闽商弘扬“敢拼会赢”的精神,搅热脱贫源头活水……虽然年龄不同、职业各异,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他们以如海般的豪迈、如山般的坚韧,和宁夏干部群众一道久久为功,探索出一条具有典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

(图文互动)(2)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俯瞰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光伏大棚(无人机照片,2019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尽我所能,如海般豪迈

  1996年9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作出了推进东西对口协作的战略新部署,其中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自此,远隔千山万水的闽宁两省区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批批带着海风和温暖的福建援宁人,从闽江水畔来到六盘山下。

  福建闽宁办原常务副主任林月婵先后40多次来到宁夏,“移民吊庄”、招商引资、援建学校……福建援宁的多个项目里,都有她的心血。如今,她手机里存储的号码,宁夏的最多。

(图文互动)(3)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街景(无人机照片,2019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在宁夏南部山区,农民兄弟忘不了一位林教授。被称为“菌草之父”的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1997年带着6箱草种来到宁夏,与贫困群众同吃住,手把手、面对面推广菌草种植技术。如今,富了武夷山农民的菌菇也在六盘山旺盛生长,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闽宁草”“幸福草”。

(图文互动)(4)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无人机照片,2019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有位名叫李丹的年轻姑娘,曾像一颗美丽的流星划过西海固,印在了宁夏固原市隆德县不少学子的心里。2006年秋天,身为独生女的李丹瞒着父母,离开刚工作两年的福州市第十八中学,赴隆德县第二中学支教。翻山越岭走访贫困学生,自掏腰包为学生添置生活用品的她,在支教期满回到福建后,被确诊为白血病。在生命的尽头,仍惦记着自己资助的两个贫困学生的她告诉家人,如果没办法治了,就不要浪费钱了,用来帮助别人吧。

  没有豪言壮语,不需惊天壮举,裹着海风而来的温暖,无私而豪迈。

(图文互动)(5)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立兰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农户在田间采摘葡萄(2019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接续奋斗,如山般坚韧

  奋斗不止步,幸福方可期。

  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干部李仲福把“家”搬到了西海固:2016年他来宁挂职,妻子陈莹主动请缨赴宁夏支教,一同前来的还有年仅11岁的儿子。如今,李仲福推动建设的宁夏六盘山特产馆已在福州市多地开花,将宁夏特色农产品销得更远;陈莹牵线在固原市第五中学设立的“船政班”,让更多贫困学生得到“海风”滋润。

(图文互动)(6)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卫生室,罗校必(右一)在看病(2019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牵头实施自来水提升工程,让4.5万群众喝上健康水;数十次奔波于北京、福建,促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院与隆德县医院结对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从县域经济百强县福建闽侯县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宁夏隆德挂职的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樊学双,2018年工作期满后,毅然选择接着再干两年。

  如今,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已从单向扶贫,拓展到两省区经济社会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广覆盖的深度协作。

(图文互动)(7)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原隆小学(无人机照片,2019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一支庞大的闽商队伍不仅在宁夏闯出一片天,还走出了一条“造血”式扶贫路。18岁揣着借来的3000元北上银川的黄添进,如今已是宁夏著名企业家,他投资1亿多元建设的一家现代化食品加工厂,带动不少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曾仲明投资3800万元种植食用菌,让贫困户可以在“家门口”就业;潘文贤在隆德专门定制了工艺简单的人造花生产线,为上百名残疾人提供岗位……截至2019年底,已有5700家福建籍企业、商户入驻宁夏,8万多福建人在宁夏从业;近5万宁夏人在福建实现稳定就业。

(图文互动)(8)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原隆小学,老师在用电子屏给一年级的孩子们上课(2019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山海携手,见证新蝶变

  扶贫誓言,山海为证。

  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4年来,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等的奋力推动下,闽宁两省区20多个省级部门、80多个县级部门互学互助,101对乡镇、110对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形成“携手奔小康”的强大动力;积极争取结对帮扶项目,建设160个闽宁示范村,新(扩)建学校236所,资助贫困学生9万多名,援建妇幼保健院、医护培训中心等卫生项目323个,帮助宁夏培训教师近万名……一个个跃动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生活改变,是一座座村庄的美丽蝶变。

(图文互动)(9)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原隆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在上课(2019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初心不渝,奋斗依旧。闽宁生态移民示范村、闽宁学校、闽宁儿童福利院、闽宁敬老院、闽宁扶贫产业园……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24年的接续奋斗下,“闽宁”二字,在宁夏大地镌刻下一个个印记,两省区同心战贫的成果已俯拾即是。

  山与海的“化学反应”还在继续。悠悠闽江,必将见证新时代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新篇章;巍巍六盘,必将见证西海固全面脱贫的历史性时刻。

(图文互动)(10)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原隆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在上课(2019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图文互动)(11)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潘文贤(前排中)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隆德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与企业员工合影(2018年8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图文互动)(12)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这是2019年9月3日拍摄的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新镇建设全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图文互动)(13)山海携手 圆梦小康——记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位于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境内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无人机照片,2018年8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