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奋斗:为了人民 永不停步

2020-08-27 15:42 来源:南方网 编辑:王河峰
“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城市环境一天比一天优美”

  26日晚上,深圳市民广场流光溢彩,伴随着庆祝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大型灯光秀表演的音乐节奏,人们挥舞着荧光棒,欢乐着、感动着,幸福感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这是在为深圳祝福、为特区40年庆贺,也是为每个人自己加油点赞。一部特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特区人的追梦史。这里承载了中国人“闯世界”的“野心”,寄托了中国人对现代生活的期待。正因此,40年里特区吸引了一批批海内外逐梦者。

  40年里,深圳、珠海、汕头三大特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三个经济特区从贫穷落后的边陲之域跃升为有着世界影响力的活力之城,GDP总量从1979年的不足15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3.3万亿元,是原来的2200倍,人民生活翻天覆地。

  一切为了人民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

  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的第一站来到深圳。心系人民,总书记专门来到罗湖区南湖街道渔民村社区,了解渔民村发展历程。渔民村人原是漂泊的水上人家,改革开放后,他们利用特区政策和毗邻香港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兴办来料加工工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成为国内最早的“万元户村”。

  “这是历史性的跨越!”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

  一切为了人民,是建立特区的根本出发点。1978年7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当时省委设第一书记和多位省委书记)习仲勋来粤后第一次到基层调研,选择在逃港问题最严重的宝安县。耳闻目睹“界河”两岸和中英街两边贫富悬殊,听到偷渡者说,“我们穷,收入低,到香港容易找工作”后,他深受震动,说:“我们自己的生活条件差,问题解决不了,怎么能把他们叫偷渡犯呢?这些人是外流不是外逃,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不能只是抓人,要把我们内地建设好,让他们跑来我们这边才好。”

  1979年1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率领工作组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汕头。亲眼看到故乡落后、凋敝的现状,百感交集。来自新加坡的爱国华侨罗新权说:“你敢不敢搞自由港?这样是最快的。”吴南生深受启发:广东可以把汕头划出来做试点,创办出口加工区,实行对外开放。他在随后召开的广东省委常委会上提出建议,并放下一句话:“如果省委同意,我愿意到汕头搞试验,如果要杀头,就杀我好了!”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村子里都是泥塘,我们哪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79岁的渔民村老村长邓志标说。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1915元,增加至62522元,翻了31倍;深圳、珠海、汕头住户人均存款数量,分别约121745元、98083元、46148元。

  “技能有了,腰包鼓了,日子甜了!”这是特区市民实实在在的感受。

  特区人是特区发展的动力源泉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也是党领导特区建设的“方法论”。

  一座城市迈向现代化,人是最关键的要素。

  1992年,珠海举行“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励大会”,在全国率先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近年来,珠海又推出了“珠海英才计划”“5年投67亿广纳英才”“人才先落户后就业”等新政,向全球创新精英抛出“绣球”。

  40年间,深圳从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县,一跃而起成为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的现代大都市,而且,近5年来,每年仍保持着常住人口新增40万—50万人的强劲势头,成为全国人口吸引力最强的城市。无数的创业者在深圳这片沃土上开拓、拼搏。

  40年来,特区政府通过深化改革、技术创新带来的公共服务优化,为来特区的逐梦人提供各种出彩的便利。今年大学毕业的小徐,通过网上投简历,在深圳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她通过“i深圳”APP,只跑了一趟就完成了入户登记,一个“i深圳”APP整合了近70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居全国前列;99.92%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4.05%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动”;237项事项实现秒批。高效便利的政务服务,为人们的创业和生活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体验。

  “特区之特,就是让一批批对美好生活有着梦想的人,找到改变命运,实现理想的舞台。”深圳市委党校教授路云辉说,在特区这个“试验田”里,一批批“拓荒牛”用埋头苦干创造了特区的辉煌,他们也融入特区发展实现了自身价值。

  让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党的群众路线被多次提及。

  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40年来,广大特区党员干部,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在看病、上学、就业、住房等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上下功夫,特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沿着珠海“情侣路”漫步,蔚蓝的大海一望无际,白云掠过,海鸟翱翔,“珠海渔女”雕像、“日月贝”珠海歌剧院在不远处伫立。特区建立之初,珠海就确定了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1992年,珠海率先提出“八个不准”,只引进技术高、附加值大的项目,有污染的一概不能进入!如今,珠海连续三个月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一,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宜居城市。从珠海到深圳、汕头,良好的生态环境渐成特区“金字招牌”。

  教育牵动无数家庭。深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扩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深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扩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过去3年全市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09所,新建幼儿园257所,新增各类学位32.7万个,是全国一线城市中学位供给增幅最大的城市。珠海则自2007年秋季起,对本市户籍的中小学生实行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免书杂费,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成为全国首个实现12年免费教育的城市。目前,三个经济特区共有高校约27所,在校生超过24万人,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深圳将医疗“短板”变为“潜力板”。40年来,深圳全市医疗机构、床位和人员分别比1979年增长56.3倍、73.4倍和86倍,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实施“三名计划”,深圳累计引进了245个高水平学科团队合作共建重点学科,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平台在深圳布局。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这是中央对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期望,也是特区人值得期许的未来。

  “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城市环境一天比一天优美,人的精神面貌一代比一代强,这就是时光对我们奋斗最崇高的褒奖。”一位深圳干部道出共产党员的质朴心声。

  南方日报记者 杨磊 赵杨 夏凡 崔璨 张光岩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