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青春饭”的外卖小哥们,出路没那么悲观

2021-05-13 17:06作者:刘远举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蒋清君
他们该何去何从

目前,我国约有两亿名灵活就业者,包括快递、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等,有不少人质疑,这些岗位技术含量低、没有职业前景,“青春饭”吃完之后,他们又该何去何从?还有人认为,这些岗位的存在,使得年轻人不去学技能,大量年轻人当骑手,就等同于消耗了高端制造业所需的技术人才。

解决这些质疑的直接办法,就是对这一庞大的职业群体进行技能提升和培训。但在此之前,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才能拨开情绪设置的话题,发现真正的事实。

首先,要肯定骑手这个岗位的价值。

一个人在城市,能够合法地赚到钱,他对城市就是有价值的。不能说只有制造业才有价值,而骑手、清洁工、掏粪工没技能就没有价值。有人说,外卖仅仅满足了慵懒的需求,没有价值。这种观念极其错误。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慵懒需求天经地义,从这个角度,一个骑手,从20岁干到50岁退休,没有其他技能,但他的劳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国庆游行中出现了骑手队伍,也代表了对骑手劳动价值的肯定。

其次,就业是技能提升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产业链提升,是靠更高级技术、更高利润的产业链环节提供更丰厚的工资吸引劳动力,并促使劳动力提升自己的技能,绝不可能是靠失业去倒逼劳动力提升自己从而提升产业链。

仅从劳动力对自身的培训来说,就业也非常重要。对一个西部山区的25岁初中文化男青年而言,骑手岗位是他所能获得的最靠近互联网红利的岗位,虽然这个红利比起程序员微不足道,但却能提供给他更高的时薪以及更多可以掌握的时间。所以,比起他在电子厂打工的同乡,他更有可能有时间和经济能力去提升自己。从这个角度,骑手岗位的高流动性,一部分原因正源于其“就业加油站”的性质。

第三,一个青年去工地搬砖,很难有技能培训;在电子厂打工,技能单一,厂里也未必提供培训;做营业员也很难说是一技之长,所以,技能培训不是一个行业问题,而是一个普遍性问题。

针对这种普遍性问题,国家提供了广泛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就设定目标,要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地方也有自己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以深圳为例,职业培训不光有传统的车工、钳工、电工、焊工、空调安装维修工,也有新型的验光员、茶艺师、面点师、母婴指导师,补贴标准则为1000元-10010元。

第四,骑手岗本身也是有技能的,而且有升级空间。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何规划路线、怎么安排送件、和客户的沟通等等,都是技巧。一部分骑手也可以晋升配送站站长、合作商管理岗等岗位。今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动员大会上,“外卖小哥”宋增光和“快递大哥”关立平作为新经济领域的代表获奖,某种程度上就是对骑手职业技能的肯定。

当然,平台可以也应该提供大量的培训机会。平台经济中还有无人机设计、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岗位,这些岗位当然需要知识支撑,但也离不开行业本身的经验。从这个角度,平台从骑手中培训、培养相关人才,是一个有利于平台、有利于骑手也有利于社会的三赢之举。

未来,政府、企业与社会,乃至骑手、快递小哥、主播等岗位本身,都应该合力加强技能和专业培训,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己,跟上时代所需。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