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打顺风车去办公场所订单占比最高

2021-08-27 08:47作者:傅晓羚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王泽权
寒暑假实习忙

作为Z世代的构成主体,当代大学生的出行消费有哪些新特征?8月26日,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嘀嗒出行等,共同发布国内首份《大学生出行方式调研暨大学生顺风出行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数据基于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3012名大学生的有效问卷反馈,以及嘀嗒出行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顺风车大数据,多维度展现大学生的出行画像和消费理念新特征。

《报告》显示,大学生消费支配能力增强,受访者每月开销1000-2000元占近六成,2000-3000元占比近两成;在消费观念上,大学生在重性价比基础上也开始关注便捷舒适的体验,并将绿色环保作为消费选择的重要参考;而在寒暑假和招聘季,高校顺风车前往“公司”等办公场所的订单占比更高,一定程度展现了当代年轻人以自我成长为驱动的“新拼搏”精神。

高校跨城顺风出行,9成订单车费在200元内

调研数据显示,如今大学生的消费支配能力明显增强,每月开销1000元-2000元和2000元-3000元区间占比分别达到58.76%和18.73%,二者总和近八成。

收入1.png

从调研统计看,每月搭乘出租车/网约车1-10次的大学生占比分别为57.57%和60.16%,均为六成左右,可见四轮出行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度明显提升。同时,每月打出租车11-20次,21-30次的大学生占比之和11.75%,每月打网约车11-20次,21-30次的大学生占比之和为16.54%。也就是说,每月超7成大学生会打车出门。此外,还有23.31%的大学生开车出过门。

月租.png

除了打车,单车、共享单车也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每月骑过车的学生整体占比超过7成;公交/地铁则是所有出行方式中使用最高的,每个月9成学生都乘坐过。

与此同时,大学生对成本控制存在明显诉求。调研结果显示,当距离为50-100km时,有48.41%的被访大学生接受50~100元的车费支出,而愿意承受100元以上车费的被访大学生仅占25.3%。而对于100km以上的长距离出行(主要是跨城),车费心理接受水平为50-100元以及100元以上大学生占比分别为17.93%和64.74%,这表明,随着市内出行距离增加,大学生的价格敏感度开始提升。

《报告》披露的顺风车订单数据显示,高校市内顺风车出行以中长距离(10~50km)为主,车费多在15~55元区间,订单量占比近8成,55元以上订单仅占2成。高校跨城顺风车出行距离在50~200km的订单占比近7成,车费多在60元~200元区间,订单量占比75.05%,60元以内占15.86%,即200元内订单合计占比超9成;200元以上仅占0.09%。

车费.png

《报告》解释称,顺风车每公里车费相当于网约车的一半左右,且计费标准是距离越长、单价越低,这让很多校址离市中心较远、公交不便的大学生们可以以相对实惠的价格到达目的地。



事实上,顺风车正渐成大学生跨城和市内等多出行场景下的“出行神器”。据调研统计,大学生在学校开学或放假返乡,出行方式选择为顺风车的占比达23.51%。尤其是从很多地方中心城市前往周边县、乡、镇、村时,顺风车的一站直达、点对点优势,受到大学生青睐。

而近郊出行/周边旅游、被调研大学生选择“顺风车”出行的占比为21.91%。在远距离出行时,顺风车高效、便捷、经济且舒适的优势更凸显,更契合大学生群体远途出行诉求。

同时,每年11月、5月是“公司”订单占比的两个次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分别为大学生就业秋招和春招的尾声,有不少大学生开始搭乘顺风车前往公司面试求职,或开启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相比其他出行方式,搭乘顺风车将有更多机会遇到同去一个公司或邻近公司上班的车主。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获取知识以及开阔眼界的途径,并非局限于校内,在社会中亦能收获成长。据《报告》中 “2021热门高校顺风车出行活跃度Top30”榜单,影视艺术类、外语类、师范类高校的顺风车出行活跃度排名集体靠前,如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分列第一、第三和第六。这一定程度可能反映出,顺风车是体验社会百态、人生百态,丰富对社会认知的一种渠道,因而受到这些人文社科类专业大学生的青睐。

从上述排行榜高校的地域分布来看,北京、上海、天津均有4所,广州3所,连同东莞和深圳在内,广东高校共有5所,为各省份最多,这一定程度反映出,珠三角地区的高校顺风出行活跃度为全国最高。

《报告》介绍称,从高校市内顺风车往来热度城市榜TOP10来看,西安、哈尔滨、东莞排名前三,榜单多数为新一线城市,说明对于公交快速发展的新一线城市,顺风车是大学生出行的重要补充。而从高校跨城顺风车往来热度城市榜TOP10来看,广州、成都、济南的高校大学生更爱跨城顺风车往来,反映出这些城市及周边高校氛围十分浓厚。

高校热度.png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