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国家公园”:不仅是自然物的天堂

2021-10-13 15:48作者:张田勘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蒋清君
保护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10月12日,中国首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分别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

中国对国家公园的定义是,由国家批准,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化、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

这个定义已经说明了中国建立国家公园的意义,不仅重要,而且是多角度,可以概括为意义深远和广阔。不过,建立国家公园的意义也可以概括为,保护国家最重要的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地域,同时进行合理利用和科学研究,让其成为自然物的天堂。

国家公园在中国或许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和概念,但是在世界一些国家早就建立和发展了国家公园的概念,并付诸行动。

国家公园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19世纪30年代提出。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此后,一些国家认同国家公园的概念并纷纷建立自己的国家公园。

尽管国家公园受到国际上的认同,但是其概念一直不太统一。最早的概念一般认为国家公园为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同时具有优美的风景。直到196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才在印度新德里大会上做出决议,明确国家公园的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原始性和原貌性,国家公园区域内生态系统未受到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发生根本性改变;或者政府已采取强制措施阻止和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二是具有教科文意义,区域内的动植物物种、景观和生态环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拥有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三是合理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国家公园允许科研,并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现在,中国对国家公园的定义当然与世界自然联盟的定义相似,但是,在中国的定义中还包含了另一个特点,即国家公园是保护国家重要遗传资源的种子库,是自然遗产最精化、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

三江源国家公园就是如此,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目前能探明的就有近6000个高等植物物种,而且是能够结种子的,占全国的18%。其中,除了雪莲这些被人熟知的物种,还有塔黄、绿绒蒿、囊种草、无心菜属、点地梅属、垫紫草属、委陵菜属和微孔草等。至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仅哺乳动物就有约210种,占全国总种数的50%左右,包括金丝猴、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盘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

中国的国家公园还具有全民公益性,其中包括观赏和旅游功能,但前提是旅游者要遵守规则,保护国家公园内的所有自然物。而且,根据中国特色,中国的国家公园还肩负生态扶贫、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功能。

但是,国家公园首要的还是具有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确保某一地域不受人类发展和污染的伤害。当这些功能得到发挥之后,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和实现景观旅游、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功能。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