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个超级论坛举行,7位代表共同发出1个强音!

2021-11-02 08:32来源:深圳发布编辑:王泽权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

11月1日是第五个深圳“人才日”。10月31日,2021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举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聚天下英才,筑创新高地”为主题,诚邀广大人才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贡献智慧和力量。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覃伟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市政协主席林洁、市委副书记艾学峰出席活动。

618086b0e87cd.jpg

王伟中在论坛上致辞,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人才致以节日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人才因事业而聚,事业因人才而兴。近年来,深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意图,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放眼全球“引才”,不拘一格“用才”,搭建平台“育才”,用心用情“留才”,迎来新的人才聚集高峰,城市更具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

王伟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深圳新时代历史使命,擘画了美好蓝图。当前,深圳进入了“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迎来了“双改”示范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等重大战略机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深圳正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王伟中表示,深圳将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授权、为广大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勇当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冲锋舟”;聚焦科技创新“主战场”,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作用,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创新力量集聚的“梦之队”;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才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营造人才发展“好环境”,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大展其长、实现抱负。诚挚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汇聚深圳,勇敢追梦,奋斗圆梦,与深圳携手共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约翰·罗杰·斯彼克曼、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院长邓兴旺、香港大学校长张翔、深圳联得装备高级技师肖清雄、赛能顶科(深圳)联合创始人卡罗琳·安·奎因、深圳绚图新材创始人林海晖围绕一流大学与科技革命、人才培养、在深创业发展等先后作主题演讲。

市领导黄敏、程步一、陶永欣、郑红波、陈清参加活动。

今天,7位代表在深圳共同发出1个强音!

10月31日,在第五个“深圳人才日”到来之际,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21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围绕“聚天下英才,筑创新高地”的主题,7位来自海内外的人才代表发表演讲,共同带来了一场集聚英才、共创高地的“思想盛宴”。

一流大学与科技革命

“一流大学是一流城市的名片,反过来一流城市是一流大学的土壤和强大后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表示,我们正在进入第四次重大科技革命当中,可以称为依托于人工智能+5G+新能源技术的智能化革命。

无论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还是建设人才高地,大学都是一个关键因素。毛军发认为,一所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能否为科技进步做出重大贡献,能否推动科技革命,是一个必要条件。

他提到,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营造创新的文化,另一方面则应推行科学的考评制度,按照推动科技革命进步这个标准来布局未来。

“我们要提炼一批真正的科技问题,布局一些从0到1的原始性基础研究方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打造战略科技力量,为深圳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用科技解决全球两大问题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斯彼克曼(John Roger Speakman),则带来他的研究成果《用科技解决全球两大关键问题:肥胖与粮食安全》。

斯彼克曼重点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动物及人类能量代谢的影响,发表超过600篇相关成果的学术论文。“我们的一些科技研究结果回应了保障粮食安全等重点议题,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斯彼克曼说,自己在深圳建立了一个公司。“这是深圳的优势所在,这里的创业氛围和文化一直鼓励大家进行创业。我也把很多的员工带到了深圳,希望接下来的10年可以在深圳贡献更多的研究成果,和深圳共同成长。”

为中国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这是我们团队今年在深圳刚刚收割的水稻,是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的成果。”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院长邓兴旺,带着一捆水稻来到现场。

“我们坚信通过科技创新,可以解决农业面临的痛点和难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邓兴旺认为,深圳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探路者,又是信息互联网产业最发达的地方,在新征程上,可以在农业现代化方面有更大作为,为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发挥更大的能量。

邓兴旺说,农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需要信息和自动化产业。“目前我们争取鹏城实验室等机构合作,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当好开路先锋,开发智慧农业新品种和配套新农用机具。”

一校两区,培养有才能的人才

“过去40多年,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巨大展,但是为什么现在还会有‘卡脖子’问题?就是因为我们顶尖的人才还是缺乏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则剖析了人才培养的挑战。

“深圳是一个创新之都”,张翔表示,“我们想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到香港大学来。香港大学有一个愿景,就是要把大湾区的深圳和香港以及世界联系起来。我们将发挥‘一国两制’、‘一校两区’优势,建设一所全球顶尖大学,一道来研究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在深圳,把大象装进冰箱分几步?

在深圳,把大象装进冰箱要分几个步骤?

全国技术能手、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电气开发部主任肖清雄分享了自己的奋斗历程。相信“身怀绝技走天下”的他,在中专毕业后选择到深圳,在这里实现了无数个“意想不到”:主持完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PLC程序开发及技术攻关项目52项,获2项国家专利及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在我勇敢的同时,深圳也在勇敢地改革创新技能考试和职称认定制度,放开了工作年限、年龄限制”,肖清雄说,“来深圳,来对了!”

如果要把大象装进冰箱,“第一步,大胆想;第二步,打开门;第三步,勇敢装”,肖清雄特别提到,“还有第四步,别关门!因为在这里,大象和冰箱会一起越长越大。”

为何选择深圳?

“对于一个产品开发人员来说,逛华强北的电子市场就像孩子逛糖果店一样!”

在蛇口居住了十几年的奎因(Caroline Ann Quinn)是英国籍,目前是赛能顶科技术开发(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奎因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回溯了从香港到挪威,再到深圳的“冒险之旅”。

奎因特别提到,不要等待机遇,而要创造机遇。“深圳绝对是一个任何人都能融入的地方,任何人都能觉得宾至如归的地方,如果他们愿意创造自己的机会,那么深圳就是一个梦想之城。”

奎因特别提到,深圳设有多个海外人才服务中心,提供诸如免费法律和签证咨询、公证服务以及有关各种惠民服务,这些都让人们觉得在这里生活非常快乐。如今,她和许多老外一样,在深圳积极投身国际志愿服务,“体验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友好。”

选择,这一站深圳

如果说人生就像一趟列车,那么站点的轨迹,就是人生的轨迹。

从海外回国创业,为何选择深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双博士,

深圳市绚图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林海晖说,“当时我们考察了很多中国的城市,深圳的金融、产业、科技这三个闭环做的是最棒的。”

演讲中,林海晖展示了一组对比照:企业在深圳的工厂从一块平地,到2020年拔地而起、开始向全球供货。这家致力于水性特效颜料及涂料研发与产业化的企业,在他看来,“一定能在深圳这种有长远定位的城市深耕发芽。”

人才就像一束光

引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注意到,论坛现场对应7位主讲嘉宾,特别营造了“赤橙黄绿青靛紫”七色光,象征各自在不同领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也寓意着广大人才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论坛最后,主讲嘉宾们一同发出了“来深圳,一起扎根深圳”的热情邀约。一个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深圳,呼唤集聚全球优秀人才。

2017年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确定每年11月1日为“深圳人才日”。多年来,深圳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放眼全球、对标一流,以开放的姿态和宽广的胸怀广聚天下英才。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全职院士72名,高层次人才总数超2万名,留学回国人员超18万人。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