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潘元承:探路“中国方案” 自动驾驶助力破解港口运输困局

2021-12-29 15:38作者:李姗姗 罗骏贤来源:奥一新闻编辑:许素霞
积极推进形成可复制性经验

在人工智能热潮推动下,汽车产业变革不断加快,智能化、电气化、网联化趋势日渐凸显,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正驶入正轨。当前,自动驾驶汽车不再局限于封闭式测试,而是全面进入了道路测试阶段,甚至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已经实现了正式运营。

福建中科云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潘元承在接受奥一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自动驾驶将能够彻底颠覆和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

科技改变出行方式

安全保障系关键要素

近年来,自动驾驶已然成为交通出行领域的流量话题,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能源角度,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能引来关注目光。而随着我国电动车市场普及率的加速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潘元承表示,自动驾驶分为不同层面,在L2到L5级别之间,自动驾驶技术可实现提高安全驾驶的机会。如果技术级别能达到L4和L5,那么包括老人和小孩在内的人群,便可以放下顾虑去预约乘坐自动驾驶出租车。

提及自动驾驶安全性问题,潘元承举例,人工智能的应用好比动手术,它对安全性要求很高。事实上,在北京、深圳等城市已经开始有了自动驾驶示范区,但这项技术想要进一步融入百姓生活,安全是关键。“我相信未来自动驾驶将能够彻底颠覆和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为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港口运输亟待降本增效

自动驾驶助推困局破解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促进我国港口物流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交通运输部于今年12月22日公布的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1~11月份,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 25965万标箱,同比增7.6%。在港口吞吐量不断上涨的背景下,降本增效是港口发展面临的重要难点。

在接受奥一新闻记者采访前,潘元承刚巧完成一场主题演讲。他表示,目前港口存在传统集装箱码头内部转运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污染排放量大等问题。

潘元承介绍,一方面,港口作业工作量大且效率低,卡车驾驶对人员资格和经验方面要求又相对严格,港口作业高峰期长期面临着用工短缺的问题。“自动驾驶的投入,能够有效替代人力,同时,如果能在港口大规模布局自动驾驶,还可帮助港口集团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实现港口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智能化、无人化的升级转型。”

另一方面,在柴油车内部运营或是港口船只停靠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污染物。通过改变内集卡的配置,从有人驾驶变无人驾驶,全部采用新能源车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减少港口污染物的排放。

探路“中国方案”

积极推进形成可复制性经验

自动驾驶距离商业化越来越近,中科云杉作为一家初创科技企业,已经拥有了助力妈湾港打造5g技术智慧港应用等成功落地的案例。

“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的技术,而不是一味去复制欧美国家现有的技术。”潘元承称,基于此前的成功经验和积累,公司通过实践已不断迭代并完善了自身的自驾解决方案。事实上,中科云杉的全部解决方案都离不开其核心技术——调相连续波(PMCW)毫米波雷达技术。相较于传统的FMCW雷达,PMCW雷达具备探测距离更远、分辨率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等优势。

潘元承表示,做出一套有商业运营价值和可复制性的自动驾驶系统,是其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中科云杉与比亚迪、招商国科等企业形成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与关注。未来,他将在“77GHz数字成像雷达”板块加大投入,同Tier1、各大主机厂加强互动,上车测试,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为国家智能制造、新能源产业智能化、智慧化提供安全可控的“中国方案”。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