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高交会圆满闭幕,4164家展商亮相线上线下展会

2022-01-01 23:33作者:程昆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王河峰
近15万人次观众现场参观了大会

2021年12月27日至31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以一展两馆+线上展会的形式举办。线下展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和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同时举办,12月29日闭幕。12月31日,第二十三届高交会线上展会圆满落幕。

据悉,本届高交会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共有4164家展商亮相线上、线下展会。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物联网、车联网、8K超高清、区块链、移动支付、大数据、新能源、信息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

与此同时,线下11个、线上2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56个团组参展本届高交会。天津、山东等9家省市展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4所高校团组组织众多科研成果进行展示。

经专家评审,120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81家单位获优秀展示奖,599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

高交会期间,还举办各类高层次论坛、专业技术论坛、行业沙龙等活动73场。近15万人次观众现场参观了大会。

聚焦科技热点、趋势,服务科技成果转化

本届高交会上亮相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当下科技热点和趋势。其中,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设立专门展区,展示了“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十四五”开局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795项,包括5G商用、华龙一号、水下声学北斗导航与定位系统、“天问一号”高分辨率相机、合成生物、脑科学等。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海内外展商带来了动态智能视觉传感器、脑机接口关键技术、金黄光纯LED照明技术、智能遥测终端机、等一大批高精尖产品和技术。

聚焦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本届高交会以智慧城市展和增设公共安全专区展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发展、新趋势。其中,智慧城市展设置了生态圈、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展区,涵盖“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安全和应急”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服务成果转化,完善创新资源与金融对接。本届高交会上共有381家海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和创新中心参展。同时包括国信证券、高新投集团、深圳担保集团等证券、担保、保险、资产管理、产业投资基金多个领域的金融机构参展,构建起科技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服务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本届高交会共有37个国家参展。同期还举办了“一带一路”创新合作论坛、国际商务洽谈会等活动,吸引了海内外观众积极参与。

推动展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线上展会。据悉,本届高交会线上展会展示了1992家展商的5756个项目。线上还设立有优秀创新产品展示区,对本届高交会64项优秀创新产品进行了集中展示。

记者观察

高交会让科技照进现实

虽姗姗来迟,但精彩依旧。第二十三届高交会于2021年12月27日至31日在深圳举办,并以一展两馆+线上展会的形式进行,四千余家展商参加了线上、线下展会。重大科技成果和黑科技纷纷亮相,专家学者共话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一场精彩的科技盛宴让人回味无穷。

作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交易的重要平台,高交会已经连续在深圳举办了23届。以改革创新为根和魂的深圳,对高交会有着格外的执著。

自1998年,深圳市政府将举办了多年的“荔枝节”改为“高交会”以来,每年一届的高交会从未缺席,它见证了特区的发展,也记录了国家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轨迹。

“成交项目1459项,成交总额为64.94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项目成交1030项,成交金额为42.78亿美元。”这是官方公布的第一届高交会成绩单。但高交会带给人们的,远不是这些数据可以涵盖的。

高交会为企业搭起了展示自身的舞台。一个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是,在1999年的首届高交会上,创办腾讯刚一年的马化腾带着修改了6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参会,并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而时至今日,腾讯已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代表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比亚迪、大族激光、研祥等一大批企业从高交会走出,成为了深圳科创企业的代表和中国创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高交会上的“未来预言”也常常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风向标。2008年第十届高交会上,机器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扬生教授曾预测:“再过10年,机器人将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普及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这个当时看来颇为前卫大胆的预言,时至今日已基本实现。扫地机器人、炒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种类丰富的机器人已悄然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在今年的高交会上,记者留意到,量子计算、“碳达峰、碳中和”、智能汽车、虚拟现实等等话题成为热点,围绕它们延展出来的新想法、新技术也十分丰富。而通过高交会这一平台,这些新想法、新技术或许也将在不久的将来照进现实,并再次改变人们的生活。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