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教科院附小:打造科创教育新范式

2022-01-04 10:44作者:蔡敏玲来源:南方日报编辑:黄晓航
“研学创”三位一体

会吸尘的黑板擦、能自动撑收伞的雨伞、能实现自动穿搭的穿衣机……在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下称“福田区教科院附小”)的创客课堂上,五、六年级的孩子们在创客老师的带领下,大胆想象、动手设计,一件件令人耳目一新的小发明从一群11岁左右的孩子之间诞生,让家长和老师们为之振奋。

近年来,深圳教育通过系列创新举措,深入推进科创教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创新也成为深圳教育一张闪亮名片。“双减”之下,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福田区教科院附小正踏入科创教育的星光大道,以全新的科创教育活力推出创新、创客校本课程,积极探索“双减”下教学提质提量的新路径,让创新活力遍布校园,让每个孩子都能精彩绽放。

紧跟教育方针大潮流

推动科创教育革新升级

今年6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印发,明确提出针对中小学生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其中包括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完善科学教育质量评价和青少年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等。这些无疑对新时代的新课程有了新的要求,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学校的教学更要探索一条“求质求量”之路。

去年年底,福田区教科院附小与福田区10多所学校共同被福田区教育局授牌为“福田区AI赋能教学实验学校”,成为福田区打造“AI 赋能教育发展示范区”的重点培养对象,至此,学校迎来科技创新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事实上,学校在科创教育上一直做着积累,承载着国家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项目课题、“深圳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学校”“深圳市能力提升工程2.0学校(智慧教育试点校)”“福田区STEAM项目实验基地学校”等多个使命。面对新时期新使命,学校提出要构建“研、学、创”三位一体课程,从教学内容的研究到重点着手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创新实践,已有几年经验并初显成效。

打破传统基础课程

推行“研学创”三位一体模式

“传统的基础课程已无法满足学生差异性发展需要,经探索实践,我们从课程融合创变,到教与学方式转变,再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逐渐形成附小创新教育新路径。”福田区教科院附小校长刘锐娟表示,“研、学、创”三位一体课程模式便是附小近年来的一朵教研之花,这朵花带领附小走出了课改的冬天,迎来了创新教育的春天。

在“研、学、创”三位一体课程模式中,“研”表示探究、研究,教师在课程中、课堂上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进行主题式探究,既为学生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学习心向;“学”主要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自主合作学习、分小组项目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在现实问题驱动下,合作学习并解决问题;“创”指的是创新、创客、创造、创作等行为,在课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创客思维。简言之,创设主题式情境,展开主题探究,以项目式学习方式与合作学习等方式,对情境问题进行创作、创造、创意表达,即为三位一体课程模式。

三位一体课程模式,促进了附小课程发展。信息组老师魏明萱在三位一体课程下开展“我是小创客”创客马拉松项目式学习课程,带领学生基于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并解决问题。例如五年级陈奕彤同学设计了一个会吸尘的黑板擦,六年级梁格熙同学设计自动撑伞收伞的雨伞,再也不怕夹到手;罗鹏程同学则设想有一个自动穿衣机,只需要选择事项比如运动,就能实现智能穿搭。三位一体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养成“研、学、创”的思维方式,带上思考观察生活的现象,并会创造性解决问题。

科学组老师杨茂杏开设了“花言草语”主题探究课程,带领学生走进校园植物王国,发现植物奥秘,养成科学探究精神;科学组罗文诗和杨刚老师开设建模课程,引导同学们研究模型的结构,并自行设计创造模型图样,通过三位一体学习方式,不仅锻炼其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学到力学、美学、材料学及环境保护等多项知识,激发他们源源不断的求知欲望及创造欲。

开展学科素养月活动

让创新氛围遍布校园

为让创新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学校自2020年起每月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素养月活动,从学年进行整体设计,让科创活动体系化、课程化。学校层面,以科创节和科技素养月的方式推广科创教育,科创节面向全体同学,素养月中有科学表演秀、挑战打擂台、科创读书周等活动,“周周有主题,人人可体验”;年级层面,各年级针对本年级的学生特点与课程在信息技术课上开展主题科创普及课;班级层面,创建科技全学科阅读交流,在班级定期更新科创书籍,打通阅读角与学科教学的桥梁,建立师生和家长共同培养孩子科创精神的机制,实现家校社区的联动;社会层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邀请科创名家进校园,走出校园参观企业高新技术,学生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了解最前沿的科技,真实体验和感受强国有你有我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和内驱力。丰富的科创活动既为师生校园生活增光添彩,更提升了校园的学创氛围。

辐射引领全学科发展

创客工坊与名师共成长

在福田区教科院附小,这里不同学科课堂互相渗透、趣味十足。“学校十分重视科创教育,并将科创学科以点带面辐射全学科,从三位一体体现学科育人效果,做到‘科科有创新,人人即创客’。”刘锐娟表示。

基于此,学校语数英、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劳动实践等各个学科教师深度探索项目式学习,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创新概念、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如今,各学科百花齐放,各有特色、各有行动,形成了别具附小特色的创新教育。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于2015年成立了“思而行”创客世界,2016年获评“深圳市创客实践室”,开展科创校本课程研究,其中有“思而行”建筑模型、小实验家、敲拓染、“思而行”花言草语显微镜、3D打印课程、创客马拉松课程、人工智能普及课、航海模型课程、编程课程、三模一电课程等系列多元课程,并出版了系列校本教材。科创团队“思而行”创客工作室还开展科技下乡工作,先后前往深汕特别合作区,广东和平县、连平县,广西环江县协助当地开展科技模型活动。

以创客工坊为引领,创客教师收获累累硕果:创客导师罗文诗老师带领团队在深圳市建筑模型比赛中连续获得多次“优秀组织奖”并斩获上百奖项;创客教师杨刚则是国家级航模裁判、深圳市优秀科技指导名师,还获得全国航海模型竞赛执行裁判长、深圳市创客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科技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诸多称号,他带领学生获得航天航海模型市、区级各级奖项200多人次,开展航海模型队训练及比赛,获全国青少年总决赛金牌1枚,全国一等奖3人次,市区各级奖项100多人次。

“培养创新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未来,我们将依托信息化建立科创教育评价体系,全方位开展创新教育并挑选创新人才,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让每个生命向阳生长、精彩绽放!”刘锐娟表示。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