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月打开“新视界”:文化品牌凸显深圳特质

2022-01-05 09:41作者:郭悦来源:南方+编辑:王河峰
创意之都,阅读之城,是青春深圳

在经典名篇中辞旧迎新——这是不少深圳人选择的跨年方式。1月1日,深圳图书馆人声鼎沸,“一起向未来”经典诗文朗诵会正在进行,表演艺术家和现场观众一同,在阅读和朗诵中回顾征程,向往未来。


尤其是前不久刚刚落幕的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实现“全域联动、全景体验、全民覆盖、全媒触达”。同步举办的第三届深圳书展,吸引市民超155万人次;年度十大好书揭晓礼直播总观看量达46.2万,温馨阅读不眠夜24小时直播累计观看量超180万。




创意之都,阅读之城,是青春深圳;“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厚重南京。“设计师x文学家”4场对话,深圳南京书籍设计邀请展,“深圳-南京图书交流之窗”……去年11月的深圳读书月,这两座城市以文会友,共创一场“城市的雅集”。


在南京作家毕飞宇看来,深圳处处透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感,这既体现了城市的美学特征,又充分表达了人文关怀;南京诗人、小说家、导演韩东表示,深圳充满“混搭”的元素让人觉得十分有趣,同时这座城市“年轻”的姿态让人有拓荒、创造的感觉,萌生创世的诗意。

当不同特点的城市文化发生化学反应,原有的雅集就不仅是名人名士的沙龙,更是每一位市民的文化盛宴。

第二十二届读书月,在深圳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重大战略机遇的背景下,组织开展了250余项、1400多场主题活动,吸引超千万人次参与,点燃了整座城市的阅读热情。第三届深圳书展同步举办,500多家国内外优秀出版机构、102家出版社设摊展销,吸引市民超155万人次。


深圳书展南山区分会场

王京生、周国平、葛剑雄、刘擎、施展、金一南、郑永年等名家大咖开坛设讲;香港内地读书杂志主编对话”,港澳三地远程共读。本届读书月期间,观点思想激荡,读书月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擦亮。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读书月实现了全媒体、矩阵化传播,形成历届读书月中规模最大、形式最多样、受众面最广的宣传态势,全网阅读量突破2亿人次,大V直播、名家VLOG、互动H5等新媒体手段被广泛运用。

锤炼城市文明典范,深圳走出了一条书香馥郁的先行路:首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率先运用特区立法权制定全民阅读法规,时间最长的阅读品牌活动“深圳读书月”,打造了读书文化节庆的“深圳样本”,体现了深圳人在阅读上的“先知先觉”。22年来,深圳读书月累计开展公益阅读文化活动9000余项,吸引逾1.7亿人次线上线下参与,体现着一座城市对阅读的高贵坚持。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称赞“深圳近乎是全国阅读推广最好的城市,可以不加之一”。从数据中可见一斑:直至目前,深圳人均购书量已经连续31年位居全国第一。2020年,深圳居民平均阅读纸质图书8.86本,高于全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65本。


巨大阅读量的背后,是在日新月异的梦想之城,深圳人求知若渴的进取心。建市之初,“拓荒者”们就为这座移民城市植入了“热爱阅读”和“崇尚文化”的基因,让深圳人很早就由内生发出“文化自觉”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涵养。

阅读,帮助他们以不变之态应对瞬息万变,以思考发问激活创新潜力。在建成“学习型城市”的道路上,他们的学习成果又转化为文化、科技、物质资本,创造了城市建设的卓越成就。


“即使整个城市都沉入了黑夜,这盏灯也为你亮着。”这是位于深圳书城的24小时书吧门前的一句话。2006年以来,它早已成为深圳的一个精神符号。半夜十二点书吧的35米长桌见证了连续通宵2个月的备考者,在书架旁整夜站着看书的流浪汉,凌晨来买了整整一手推车历史书的父子,甚至和父母怄气而离家出走的少年……阅读,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和慰藉。

深圳是典型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城市,读书成为无数追梦者圆梦的阶梯。1996年,深圳第一次承办全国性书展——第七届全国书市,现场销售图书码洋2100万元,在当时是个非常巨额的销售量。


深圳的人均购书量连续31年居全国第一,这是40年的城市开拓奋斗史积累出来的,体现阅读对城市的内驱作用。阅读在改变奋斗者命运的同时,也成就了深圳这座城市创新、品质、活力、包容等特质,为之提供了不竭动力,塑造了“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

“全民阅读之城”的炼成最初可以追溯到2003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新的世纪,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深圳进入“拼文化”的自觉时代。“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建设两城一都一基地”“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等创新理念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从首届读书月的“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到第七届的“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第十七届的“创新之城,读具匠心”,再到2019年的“先读为快,行稳致远”,与时俱进的年度主题推进阅读与城市关系的构建。前两者更跻身“深圳十大观念”,为城市注入强劲的精神动能,为涵养城市文明、激发创新潜能增添新活力。

2011年,在“文化立市”的积淀下,深圳在“文化强市”的征途上扬帆起航。设计之都、关爱之城、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的称号响亮,文博会、市民文化大讲堂、创意十二月、深圳创意周、外来青工文化节等品牌茁壮成长,“十分钟文化服务圈”让每位市民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文化服务,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第十五届文博会5号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称,深圳对阅读推广的高贵坚持,彰显了这座城市对人文精神的守望,对知识就是生产力的高度认同,这为深圳的创新创意、快速发展提供了绵绵不绝的动力,为全世界城市经济文化同步发展树立了一个优秀的范例。


近日,一篇亚洲网发布的新闻稿《从深圳读书月看深圳文化创意市场活力》(A glimpse of Shenzhen's cultural creativity from its Reading Month event)在欧美、亚太地区多个国家以英西德法日5种语言同时发布。

报道称,除了活动的精彩之外,活动的举办地——深圳,也透过“深圳读书月”,向外界讲述着自身寻找城市独特文化符号的开放和包容之路。

“深圳读书月”“深圳设计周”“创意十二月”等文化品牌,成为深圳迈向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点。从2017年起,深圳每年都推出城市文化菜单,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活动名称含有“国际”字样。

深圳设计周

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深圳国际摄影大赛……既然历史文化沉淀不如其他城市深厚,深圳就张开双臂迎接海内外所有优秀文化。

“阅读、设计、传播以及城市交流,是我们城市形象、品质的重要内核和载体,是城市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最好视角。”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深圳读书月组委会秘书长吴筠曾提到文化品牌活动的重要性:以城市品牌活动为平台,加强文化建设,精准定位城市各领域活动与城市特质的衔接,把每一次重大文化品牌活动与深圳的创新、品质、活力、包容等特质相融合,让每一个品牌项目都成为城市特质的展示、宣推、传播平台,久而久之,汇聚呈现城市的立体多元形象。

这届深圳读书月中,设计、包容、活力等深圳城市特质一览无余。“文化的闹钟、城市的雅集、阅读的节日”——立足新定位的深圳读书月,通过倡导新风尚、开拓新视域、打造新标杆、营造新盛况;“全域联动、全景体验、全民覆盖、全媒触达”,让这一22年的深圳文化品牌焕新发展,为深圳城市文明典范建设落下重重一笔。

“深圳要继续发展,要先行示范,就必须坚持创新,而设计恰恰是与创新相生相融的。持续创新离不开设计,离不开设计的赋能增值。创新引领深圳设计的勃发,设计也持续激发源源不绝的创新动能。”吴筠表示。

从市场中迸发文化活力,深圳“设计之都”向创新创业创意之都迈进。1月3日,2021深圳设计周闭幕,“高水平地举办深圳设计周,旨在抢抓重大的战略机遇,体现深圳先行示范的担当作为,以此为平台,孵化创新创意人才,促进科技创意产业发展,助力深圳培育培养新的增长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赋能增值,也把这个城市文化内涵和品牌擦得更亮。”2021深圳设计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圳通过设计,使文学、艺术在各个角度影响着全社会人群。在深圳,不一定只有高雅的人群在歌剧院里才能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城市公园、街角雕塑、主题咖啡馆,各式不一的建筑群都能给普通市民带来文化的享受。而这一点,也正渐渐被国际社会所看见。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