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关怀“一老一少”?尊重老人异质性,保护儿童隐私

2022-01-08 10:52作者:张洁莹来源:奥一新闻编辑:许素霞
如何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和保护?

新时代下,互联网产品如何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和保护?

在2022微信公开课PRO的“微信的老少皆宜—科技适老与未成年人保护圆桌论坛”上,多位适老和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学者,与微信相关业务负责人共同探讨。

头图.jpg

尊重老年人异质性,促进信息社会包容性发展

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最新一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2.2%。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不断加深,如何让老年人共享科技红利,特别是能够顺畅地使用新一代新兴和智能技术,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更加文明进步的一道必答题。

“不要总把老年人当弱者,要帮助老年人消除对互联网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学习互联网知识,融入数字生活的潜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表示,关怀老年人需要打破“老年人不擅长玩手机,不适合网络时代”的刻板印象。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周裕琼指出,老年人是个很复杂的群体,要尊重老年人的异质性,互联网产品也应该为不同的老年群体提供渐进式、递进式的服务,比如,帮助已经进入数字化生活的老年人进一步融入数字文化,帮助还没有完全融入的老年人掌握更多地数字技能,对于不愿意融入的老年人提供非数字化的关怀,“让他们以自己熟悉、舒适的方式,安然地老去”。

在互联网产品内容设计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周如南认为,应加强对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内容的治理,与此同时,加强对针对老年人的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除此之外,最好能有线上线下联动的关怀项目或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卜卫则谈到信息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包括技术包容性和社会心理包容性。技术包容性及其数字素养教育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主流信息技术应用需包容所有人;第二,采用替代技术包容对信息通讯技术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如残障人群、视力减退或触摸屏不适的老年人、不识字人群;第三,采用主流信息技术之外的所有传统传播技术包容所有人,给因各种原因不选择主流信息技术的人群留出特别通道,使他们能在现在社会里依旧体面有尊严地生活。社会心理包容首先要包容使用传统传播技术或替代技术的人群。要做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在老年人关怀方面,2021年,微信推出关怀模式,微信支付专门成立老年人客服部门,开通了“长辈无忧”客服专线,为在使用微信时遇到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

正向引导,加强青少年与家长媒介素养教育

田丰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上网设备更加便捷,手机的功能和应用也趋于多样化。互联网时代保护孩子是消除网络中不利于孩子成长各种各样的东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保护更多是防御性的,让孩子更少接触不利于成长的东西。他认为,互联网产品帮扶老年人的关键是激发潜能,让他们尽快达到边界。保护未成年人是一个相反的过程,要严格限制他们的边界,不要让他们越过边界。

卜卫指出,除了限制边界,互联网产品设计需把握儿童隐私与家长管教的平衡。他认为,尊重和保护儿童隐私是底线。除了对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也要对家长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已经有大量的未成年人活跃在互联网社会,要更注重通过正向的功能设计引导他们使用互联网,而不是简单地“封堵”,不让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世界。随着各大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不断完善,家长应该更积极地引导孩子开通青少年模式,引导的过程中,家长也应该照顾到孩子的隐私需求。

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2021年微信完善并迭代了青少年模式,并推出“监护人授权”能力,当青少年遇到无法访问的内容时,监护人可远程授权青少年进行临时访问。此外,微信支付也针对未成年人被欺诈等场景,专门设定了柔性关怀的服务机制。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