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青年电影展:对话最佳影片奖《老人与经书》导演

2022-01-21 10:19作者:郭悦来源:南方网编辑:黄晓航
文化失传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近日,深圳青年电影展在海雅艺术中心举行,通过前期的宣推和影片征集,共收到报名参展影片近百部。影视从业者积极响应,各地报名参展影片范围广泛,参展影片题材丰富,新作佳作迭出。既有讲述家庭和社会的现实题材影片,也有关注自然,关注气候变化的题材。

深圳青年电影展旨在为年轻的电影人打造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支持,文化引导,金融加持,联动影视版权的引入、孵化、注册、服务、交易的国际化平台。通过活动增进了解、增加人文交流,从而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创作。

因受疫情影响,本届深圳青年电影展将在线上举行颁奖。经过评委的考量和权衡电影《老人与经书》获得本年度深圳青年电影展最佳影片奖。

电影《老人与经书》讲述八十来岁的彝族老毕摩老来丧子,眼看着祖传的经书就要失传,无奈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招收学徒的小视频,承诺会把宝贵的经书传授给真心学习的人,视频引起广大网民讨论,老人意外走红。因此引来各怀心思的人前来打经书的主意,经历一波三折后,老人最终找到那位命中注定的传承人的故事。

对话《老人与经书》导演胡贵海

问:影片的名字《老人与经书》把人物和事件很清晰的告诉了观众,我们就很好奇是什么样的老人,什么样的经书,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导演能分享一下这个故事的创作缘起吗?

导演:《老人与经书》讲述的是一个彝族老毕摩在儿子不幸去世以后意识到自己的毕摩经书将要失传,因为这些经书是祖先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老人不愿看见毕摩经书在自己手里失传,便想方设法寻找继承人,尝试各种方式遭遇各种困难后,老人最终选择传统的传承方式,把经书传给自己的小孙子,抱着无尽的担忧郁郁而终的故事。

《老人与经书》创作灵感产生于另一部影片的筹备过程当中。当时筹备的影片也是关于彝族毕摩文化的,需要寻找一个年轻的毕摩作为主演,因为这个角色需要诵经,对毕摩文化的掌握有要求,一般的演员达不到要求。

我们便深入乡野去寻找这样的年轻毕摩,没想到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毕摩文化,根本找不到符合条件的年轻毕摩。这是一个让人非常揪心的事实,彝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而彝族毕摩经书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包含着彝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医药,社会生活等丰富的内涵。

毕摩经书的失传意味着彝族传统文化的失传,这是一个令人悲伤却也无可奈何的事实。为了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于是我们打算用影视传播的方式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所以原来的电影搁置,《老人与经书》便产生了。

问:影片里面的演员表演非常质朴,这些非职业演员在挑选过程中和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导演有什么经验分享一下给大家?

导演:影片里的演员基本上都是本色出演,用非职业演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剧情需要演员懂彝文会说彝语,然而彝族影视文化发展非常滞后,专业的彝族演员极度匮乏,放眼全国也没能找到几个专业的演员,符合角色的演员就更不说了。

所以无奈之下,我们决定寻找与角色相似的人物,让他们本色出演。在寻找演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符合角色的人物非常多。但是这些人面对镜头的时候都非常别扭,跟换了个人似的。这才发现演自己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演老毕摩的人选,我们没办法对一个七十多岁,并且连摄影机都没见过的老人提出任何专业要求。换了很多人试镜都是一样的效果。在开机前半个月左右,还没找到演老毕摩合适的人选,我们都陷入绝望的时候,被人介绍遇到了现在这个老人--依火伍呷。这个老人本身就是一个毕摩,年纪、形象气质都非常符合老毕摩的角色,最主要的一点是这个老人很活泼,面对镜头不会怯场。所以果断定下这个老人,开机拍摄。

拍摄过程中,表演遇到最大的问题是,背台词和表演不能融为一体,背台词就忘记表演,抓表演就忘台词。其他演员都还好,多练多走也能将就过关,老毕摩是最让我们无奈的,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根本就记不住台词。

后来实在没办法,我们就告诉老人这场戏他要干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意思,他随意我们抓拍。所以老人的戏每一条的台词都是不一样的。这给后期剪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好在老毕摩与角色契合度高,怎么演怎么说都没离开角色特性。甚至有些地方还有不小的惊喜,比如不需要台词的表演,老人可以说是表演到位,甚至刻画深刻。

问:社会在的不断发展,观念的不断更新一些非遗的传统文化现在都面临着失传的境况,影片以彝族老毕摩的传承作为题材,展现了深远的彝族文化。影片中将年轻人与老人,传统文化与现在流行的文化进行着碰撞和对话,这种反差在影片中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

导演:说到文化失传,为了能够更好的阐述《老人与经书》的立意问题,我想先说几句题外话。我认为一种文化的失传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文化形式失传,另一方面是:文化内核失传。

从形式上来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一种文化形式的失传,必然伴随着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崛起。因为人类对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需求,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太大变化的。比如,文字的书写从甲骨发展到竹简,从竹简发展到纸张,从纸张发展到电子文。这个过程中文字的记录和传播的本质没变,变化的只是介质而已。

这样的旧形式消失和新形式产生其实应该算是积极的更迭,这是因为人类需求的发展而改变的,这种变化给人带来的是便利,我认为这是好的发展;从内核上来讲,无论社会发展快或慢,文化形式更迭多或少。

只要是人类的社会,就应该一代代不断地传承优良的传统,同样以甲骨文到电子文为例,无论形式如何和变化,不变的是人们对某种精神的推崇,或是对某种行径的贬斥,很多文化内核的传承并没有因为文化形式的改变而消失。然而,如今社会发展空前繁荣,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优良的传统和优秀的文化积淀都伴随着文化形式的消失而消失了。而文化内核的失传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和反思的。

说回《老人与经书》,影片展示了即将失传经书的几种传承可能性。商人收集经书后,经书可能会出现在博物馆成为一种古董供人们展览,这或许是文化形式的保留,却不被老人认可而拒绝;老人逼迫大孙子阿合学习毕摩文化是毕摩文化内核的传承遇到阻碍,不被学习现代知识的阿合认可而结束;老毕摩同意网红为了直播而学习毕摩文化,是对传统的传承形式做出的改变,表明老毕摩试图与时代接轨的思想,但是因为网红的目的不够单纯而结束;老毕摩最终选择没有自主意识的小孙子阿迪继承经书,其实这个孩子将来的命运以及经书将来的命运也是一个未知数,因为像酒鬼木且一样的为了金钱利益而出卖祖传文化的人并不在少数。以上几种传承方式,从文化形式传承和文化内核的传承都做出可能的探索,这几种可能性的结局都是开放的。

虽然剧中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在我们旁观之下,进博物馆,或者在自媒体上传播,或者按照传统方式传承都是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的。老人与年轻人的思想冲突,传统传播与流行文化传播的对话,都只是各种可能的碰撞,我们现在无法定义它的正确与错误。

这部影片中展示的经书本身,虽然古朴而沧桑,给人不舍丢弃的感觉,但是仔细想想,其实我们不舍丢弃的不应该是那些泛黄的经书本身,而是经书中文字里所包含的精神内核。这些精神内核是远古的彝族祖先一代代总结升华并传承下来的。其中包含了对信仰的敬畏,对生老病死观念的哲学点拨,对人生百态的意义和价值观念的阐述。

彝族浩瀚的经书典籍包含了太多对当下社会具有指导意义的精神文化。而这样的文化失传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希望看完电影后,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并从中了解一下咱们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包含着这样一种面临失传的彝族毕摩文化。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