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内需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

2022-03-02 09:32作者:刘晓忠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蒋清君
我国人均GDP和人均GNI全都突破8万元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GDP和人均GNI全都突破8万元,分别折1.255万美元和1.244万美元,接近1.2695万美元这个高收入国家门槛。

人均GDP和GNI的持续快速增长正在夯实我国的内需根基。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65.4%,比资本形成总额高51.7个百分点。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美国的水平,这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如此成绩,使我们更有实力、能力去面对和解决经济体系内存在的结构性问题。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揭示了我国当前存在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这反映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就是,尽管我国人均GDP和人均GNI都突破8万元,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占人均GDP和GNI的比重约为43.9%,这揭示出在初次和二次分配中,劳动力收入占比相对偏低,企业和政府收入占比相对较高,而这种收入分配格局,是我国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深层原因之一。

要激活内需,缓解甚至克服国内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等问题,需要从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等方面,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首先,适度提升劳动收入等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收入是消费的函数,尽管2021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食物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重),首次低于30%,但根据央行数据,我国居民负债率约为60%,以2020年数据为例,居民长期住房贷款高达40.79万亿元,这预示着剔除偿付率等后,国内居民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占比有限,居民家庭财务脆弱性非常突出,一旦出现短暂失业或病患等意外,很容易击垮居民家庭的脊梁。而根据统计公报,我国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6380元/人,这预示着在初次分配中适度向员工倾斜,是有空间和基础的。今后需要通过制度性的建设,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议价能力。

同时,随着我国步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值会比资本更加突出,这意味着提高劳动者在分配中的议价能力,不仅有利于促进创新发展战略,而且可缓解需求收缩,促进经济内循环。在适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同时,还要强化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定力,避免政策扰动推高房价,加重居民负担,进而导致居民增产不增收,加重需求收缩等三重压力。

其次,加速政府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力度。当前经济面临需求收缩等三重压力,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而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不容乐观,与公共财政投入历史欠账稀释个人可支配收入相关。因病返贫等现象就是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力度还不够,如居民一旦意外患病等,个人自费支出占比相对较高,很多救命药不在医保范畴等。为此需要在二次分配中将更多的财政预算资源转向公共服务领域,为居民搭建高覆盖度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们轻装上阵,有助于为经济发展减轻负担,激活经济内生活力,促进经济内循环。

总之,我国正在按响高收入国家的门铃,经济的高水平发展使我国拥有消费驱动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让14亿人的国内大市场真正焕发实力和魅力,变成市场有效需求,应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航向。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