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科创重要发展趋势:这两大领域备受不同行业关注

2022-03-09 15:56作者:徐劲聪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双碳”领域热度不减

2022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当中,科技创新领域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和建议受到多方关注。各行业科技界代表、委员们共同关注哪些议题?南都记者梳理分析发现,今年两会中“双碳”、新能源、芯片等科创领域议题不仅收到本行业代表、委员的提案和建议,还得到了众多不同行业代表、委员的关注和参与,展现出新的一年这些科创领域的热度和吸引力。

“双碳”议题吸引不同行业建议最多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 “双碳”成为国家战略。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为推进“双碳”工作作出重要部署。2021年底,“双碳”入选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词。

而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双碳”领域热度不减。除了能源行业外,众多不同细分行业的科技界代表和委员围绕“双碳”提出了提案和建议。

其中,涉及各行业生产活动中排放温室气体集合的“碳足迹”是多方关注的一项焦点。例如从事电池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关于加快我国电池碳足迹研究并建立中欧互认机制的提案》中提到,建议尽快启动中国电池碳足迹标准和方法论研究,建立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参与全球碳中和规则制定,推动与欧盟建立电池碳足迹管理互认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手机行业起家,如今投身“造车”的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则在《关于建设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的建议》中提出,建议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全局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制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完善碳足迹认证、评级及激励机制。

电商物流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则提出,建议开展物流业碳足迹认证,建议将“绿色化发展”纳入物流行业仓储、运输、包装、回收全链路的多个环节,通过开展物流业碳足迹认证,打造绿色新基建,构建减碳生态。此外,还有全国政协委员、百度CEO李彦宏提出开展个人碳积分激励制度试点等。

除了碳足迹之外,碳交易和相关评估核算、低碳转型投资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相关建议中提出,建议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蓝碳发展,完善海洋碳循环和储碳机制;探索蓝碳定价机制,支持海洋碳汇交易。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CEO李彦宏建议探索碳排放双控在数据中心率先落地;加快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建议建立健全支持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则提出建议加快国家低碳转型基金成立;结合产业禀赋各级政府,设立碳中和技术创新引导基金。

与“双碳”紧密关联的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也同样受到非汽车行业的多方关注。例如全国政协委员、网易CEO丁磊建议,布局钠离子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研发;鼓励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创新探索新能源汽车电池“以租代买”等模式。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则建议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空间碰撞测试"机制;建立一套以汽车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态势感知体系,确保智能网联汽车在行驶中保持安全状态。

发展国产车用芯片成汽车行业关注焦点

与“双碳”和新能源方面各科创行业代表从各自角度出发,主要提出各种探索性的建议不同,在芯片领域,非本行业的代表建议主要来自2021年饱受“缺芯”现实困扰的汽车行业,这些代表建议更多从解决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AutoForecastSolutions(AFS)的研究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因全球芯片短缺减产超200万辆,占全球总减产量的约19%。而根据AFS预测,2022年全球汽车市场仍将因为缺芯面临百万辆以上的汽车减产。

为应对“缺芯”问题,加快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链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保供稳供,梳理关键领域芯片供需情况,引导国外汽车芯片企业来华投资,建立芯片及重要原材料应急储备机制;二是稳定市场,加强执法监督力度,调控原材料价格无序上涨,缓解企业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加快汽车芯片整体产业链布局;强化节点攻关,有序突破研发、制造、封装等卡脖子关键领域;四是强化应用牵引,加大支持力度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快推动芯片国产化发展步伐。曾庆洪认为,只有政府和研发机构、企业共同发力才能真正解决芯片瓶颈,推动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也表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加快发展,车用芯片的需求还将持续快速增长,建议加强政策保障促进国产大算力芯片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建立车规级芯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同时由国家牵头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芯片企业、汽车企业共同参与,加快形成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

“实现国产汽车芯片自立自强、自主可控是我国汽车产业从数量高增长向内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将直接决定我国汽车产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创始人张兴海表示,“当前,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实现进口替代迫在眉睫,已经成为国家产业重要战略方向,加快实现车规芯片自主可控时不我待。但芯片产业短期内无法一蹴而就,汽车芯片‘断供’问题单纯利用市场手段难以有效调节,需要更多发挥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以国家的力量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崛起。”

为此张兴海建议,国家部委下设汽车芯片主管部门,制定汽车芯片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确保国产汽车芯片积极稳妥高效发展,尽早实现国产替代;同时,积极引进国际领先汽车芯片制造企业来中国投资建厂,缓解当前国产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最后,鼓励整车企业与芯片企业跨界携手、联合创新,积极推动研发创新、产业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推动“芯片上车”。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也提出了类似建议,并提出了按时间优先级可短期优先解决“缺芯”问题;中期完善产业布局,实现自主可控;长期要构建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完善整体布局,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紧抓战略机遇,有序解决发展障碍,打造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持续提升中国汽车全球竞争力。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