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数学女孩”的故事,提供了一种新的成长可能

2022-03-30 09:49作者:果冻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蒋清君
女孩“自证清白”

前段时间,一则关于“牛津大学年级第一毕业”的短视频将一名女孩推上了网络的“风口浪尖”。由于情节人设过于“too good to be true”(好得不像真的),她遭到网友的质疑和攻击。在收到一名数学博士大V出题挑战时,女孩以绝佳速度反击,“自证清白”。最近,南方日报采访了这位网名叫“朱朱”(真名叫朱雯琪),来自深圳的“90后”女孩,探寻她的成长故事,回应网友疑问,还跟这位“学霸”聊起了学习经。

虽然朱朱在微博上发布的视频因制作稍嫌稚嫩,有一股网上常见的营销风,让她一时间受到巨大压力。但生活中,这位“天才少女”比起网上完美人设,有过之而无不及:12岁考入深国交、16岁入读牛津大学、20岁开始先后就职于摩根大通和高盛两家顶级投资银行,有一位出身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少女”妈妈、一位博士爸爸,在家上学两年跳了6级,放弃百万级别年薪重返牛津大学攻读数学专业研究生……她在视频中提到的每一项人生“成就”,都真得不能再真。

而人们的误解甚至“网暴”,皆来源于某种性别刻板印象。比如,认为女生学理科不如男生,这一点连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都犯过错,摔过跟头。(2005年他曾公开宣称“男性更有理科天赋,女性在科学领域内建树甚少,是因为两性之间天生的差异。后因此番“失言”辞去校长职务。)还有,长得好看,容易被人当成“花瓶”,而“学霸”一定是脏兮兮或外表清奇(的男性)。而朱朱身上,集中了刻板印象中对于数学学霸的种种不可能。当然,近年来网上太多华而不实的自我吹嘘,也容易在朱朱的例子中让网络舆论陷入以偏概全的非理性。

现在“谜底”揭开,通读她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的全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位年轻女性的成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自我反思的自信,这与她在微博上发布的视频内容有着云泥之别。比如,尽管少年得志,朱朱透露自己也有过抑郁。又比如,她对于学业、职业路径的选择,始终带有强烈的问题驱动(因为她学过的数学模型无法有效地预测金融市场,而选择到牛津“回炉”再念一个硕士)。这种因为“热爱”而“选择”的人生路径,实在值得那些“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激情在哪里”,只好按照父母师长的安排来规划人生的同龄人参考。

也许有人会说,朱朱成长的家庭环境特殊,不可复制。毕竟,不是谁都有学霸父母,就算有学霸父母,又有几个人能容忍孩子对主流学校教育的“不适应”,下决心在家自己教?我倒觉得,在朱朱的成长案例里,父母的高智商和学霸背景并不是决定因素,家庭作风民主气氛和谐,爸妈在孩子受挫时不气馁,奋力在主流的应试教育以外为孩子量身定制谋出路,这才是关键;而不是说孩子遗传父母,或者家里有多少钱,就能培养出“天才”。

朱朱的经历,既不同于传统中孟母三迁、凿壁偷光的学霸传奇,她学习得法,因而轻松,努力是因为热爱,而不单单归于勤奋;也不同于大众传媒上,时常与金融从业者、高薪、“捞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精致利己主义”,她为年轻人昭示了一种新的成长可能。她的父母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另类法门,那就是尽可能挖掘每个人的天赋与潜质的不同面向,并按照人性本身的特点来学习/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努力做自己。希望朱朱的故事,给更多喜欢数学、物理的女孩和她们的父母带来启发。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