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涨声一片”如何破解?

蔚来呼吁上游“不要人为制造涨价”,专家表示,首要保证供应链安全稳定,同时创新销售模式

2022-04-08 10:40作者:程洋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应创新销售模式

4月5日晚间,网传“比亚迪将要新一轮涨价”,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对此发微博表示,此为不实消息。不过,今年以来,比亚迪已进行了两轮调价,其新能源车型售价最高已累计上调1.3万元。

2022年开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涨声一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近20家车企官宣涨价,涉及车型超40款。特斯拉、比亚迪、小鹏、哪吒、理想、零跑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先后上调产品售价,涨幅最高者已超3万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是导致新能源车企多轮提价的主要原因,但专家分析认为,原材料价格暴涨只是表象,深层次原因是供应链出现问题。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银湖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宇告诉南都记者,随着我国盐湖提锂技术不断成熟,矿产产量逐渐恢复,在未来,动力电池的原材料可以得到保证。因此,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才是第一位的问题。

现象:有车企涨幅最高达3万业内:蔚来呼吁上游“不要人为制造涨价”

事实上,此轮涨价潮已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波。记者梳理发现,新能源汽车涨价潮第一波集中在今年1月到2月初,提价2000-5000元居多,相对涨幅较小。但进入3月,新能源汽车涨价声再次“纷至沓来”,相对于第一轮涨幅较大,其中,特斯拉和小鹏涨幅均达3万元左右。究其原因,新能源车企都在公告中提到“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

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银湖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表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是新能源汽车涨价的主要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动力电池成本上涨,成本最终被传导到下游整车厂,表现为新能源汽车售价的多轮上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众新能源汽车涨价声中,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却称“不涨价”,宝马、奔驰等传统豪华车企也暂未对旗下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价格进行上调。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车企在本轮涨价潮中持审慎态度。

3月25日,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在财报会上表示,目前蔚来还没有对产品提价的想法,接下来会根据市场情况来看定价政策是否调整。

而针对近期碳酸锂价格飙涨的现象,李斌表示:“我们对上游各环节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当前碳酸锂涨价的投机性因素更多,供应和需求之间并没有那么大差距,近期我们也看到工信部等主管部门在协调价格机制。我们呼吁上游锂矿、锂盐等厂商从长期利益出发,不要人为制造涨价,这对行业不是一件好事。”

相对于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拥有更雄厚的实力,更能抵抗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曾表示,奥迪将借助大众汽车集团的协同效应,统一协调电池生产,希望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价格,缓解成本带来的压力。

现象:供求关系变化导致原材料涨价分析:通过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价格下降是大趋势

上海有色金属网(简称“SMM”)统计数据显示,3月31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49.9万元到50.6万元/吨。2022年以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每吨已上涨22万元,涨幅达80%。除此之外,钴、镍等原材料的价格也发生较大幅度上涨。

韦福雷表示,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是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他认为,终端需求快速增长,会大大拉动上游原材料需求的增长,但我国锂电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资源自给率低。同时受疫情影响,国外近两年矿产产量受到抑制。

韦福雷还指出,加之近两年国际海运成本不断上升,以及美国货币超发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多方因素叠加,最终导致本轮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现象的产生,促使新能源车企多轮调整产品售价。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产量在近几年迅速翻番,对上游电池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GWh,同比累计增长142.8%。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79.8GWh,占总装车量51.7%,同比累计增长227.4%。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碳酸锂产量为24万吨,同比增长40.4%。就产量增速而言,磷酸铁锂所需原料碳酸锂产量增速远落后于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增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市场整体供不应求的现象。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也是车企提价的另一诱因。《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小鹏汽车位于深圳的4S店销售人员也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国家补贴持续退坡,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所以“产品价格依然不太稳定”。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银湖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宇告诉南都记者,新能源汽车涨价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从宏观角度而言,新能源汽车价格不断地涨跌,说明行业在良性运行,行业会在涨跌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继续扩大,技术持续升级和成本控制不断下降,新能源汽车价格下降仍是大趋势。

对于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价格上涨,在3月25日的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动力电池原材料大幅涨价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将认真研究解决,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协作,共赢发展,推动关键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

专家支招

首要保证供应链安全稳定 还应创新销售模式

油价不断上调,新能源汽车价格也多次上涨,对消费者来说,是否继续购买新能源电动车成为需要多方考量的问题。对此,南都记者咨询了位于深圳的小鹏汽车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免费充电服务等多种附加权益,所以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仍低于燃油车,3月以来,门店总交付量依然在上涨。

4月1日,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小鹏汽车3月共交付15414台,环比增长147.61%,同比增长202.12%。

韦福雷认为,作为消费者,选择购买电动车或是燃油车,会有自己的综合权衡,价格因素只是轻微方面,还包括实际购买价格、使用成本、使用体验等多种因素。他表示,对消费者而言,涨幅在有限的范围内,尚且可以接受,但价格如果长时间大幅上涨,肯定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车意愿,进而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造成一定冲击。

因此,在“双碳”政策持续深化,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的背景下,如何在政策补贴持续退坡时,施加相应举措保证新能源汽车价格稳定,助力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当下的首要问题。

刘宇认为,随着我国盐湖提锂技术不断成熟,矿产产量逐渐恢复,在未来,动力电池的原材料可以得到保证。因此,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才是第一位的问题。

此外,他表示,在面对市场波动时,企业除提价外,还应该在销售模式上创新。通过换电等形式将“一锤子买卖”的销售模式变成持续服务的模式,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避免因暂时的价格上涨而导致消费者购车意愿下降。同时,还可以采用租赁或共享模式分摊成本。

韦福雷认为,政府层面应做好宏观调控,尽可能做好国内供应链的保供,做好上游的原材料资源的掌控,让价格维持在合理的区间内。未来,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海运的价格降低,动力电池价格上涨的趋势会得到遏制。

此外,刘宇还指出,目前我国回收行业规模不大、回收量不高、商业模式不成熟,政策制度也并不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涉及生产、环境安全、回收成本等一系列因素,其中回收成本过高是阻碍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他认为,需要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行业逐渐成熟,政府也需要出台利于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完善相关制度。

在韦福雷看来,锂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仍受供求关系制约,企业应该加快新的技术路线的开发,不能过度长期依赖锂或某单类资源。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