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深圳如何开展社会教育?委员建议构建社会大课堂

2022-04-09 23:04作者:程昆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王河峰
在实践体验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能力

今年深圳两会期间,深圳市政协委员(教育界)、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鲁江提出了“双减”形势下构建深圳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相关提案。他建议深圳可以对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基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各类人文、自然、科技、艺术、劳动社会教育资源,建设起“社会大课堂”,开展中小学生校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同时也有效解决中小学生节假日、双休日期间的教育问题。

深圳社会教育资源丰富但学生知晓率、参与率较低

鲁江介绍说,当前中小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局限于学校内,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缺乏具体的感知和体验。多数学生对社会公共教育场馆比较感兴趣,学校也认为开展社会教育活动非常必要,家长也比较支持。

但是无论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同时感到困难很大:没有时间、缺乏政策支持、不知道去哪里参加活动、现有的活动中感兴趣的项目也不多,中小学生的学习基本局限于学校和家庭内,尤其是“双减”背景下各类培训减少,社会教育更加显得不足。

虽然深圳实际拥有的各类社会教育资源数量十分丰富,但还存在学生知晓率低、参与率低的情况。鲁江表示,在调查中发现,有近半数的学生对纪念馆、科技馆、青少年宫、校外图书馆不太了解或者根本没听说过;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从来没有去过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等社会资源单位,近三成的学生从来没有去过任何社会资源单位,这说明深圳中小学生对社会教育资源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

对学生参与“社会大课堂”活动给予费用补贴

针对这些问题,鲁江在今年深圳两会期间提出了“双减”形势下构建深圳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相关提案。他建议教育部门联合各有关部门以及行业管理机构,整合深圳丰富的人文、自然、科技、劳动等社会教育资源,建设“社会大课堂”,为学校集体组织和学生个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等创造条件。

制定深圳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招募、认定及管理制度,建立和认证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人文教育基地、艺术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生态教育基地等,印制“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一览表或活动指南,发到全市中小学生供其选用。

此外,鲁江表示可以考虑给予“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财政、人才等方面支持。建议政府委托相关部门对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所需费用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确定每个学生每年的补贴额度,设立“社会大课堂”教育券发放给学生,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学生凭教育券进入“社会大课堂”,政府凭教育券对提供社会教育资源的单位给予必要的补贴和奖励。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参与、体验和合作的表现,建立起“社会大课堂”学习评价体系,确保社会教育取得实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学校集体和学生个人选择相结合的“社会大课堂”运行方式、管理机制,构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