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陈湖教你生活不落“塑”套

2022-04-20 11:40作者:肖阳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黄晓航
将“可持续”进行到底!

众所周知,减少碳排放对于改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维护世界环境的积极作用。回顾过去的几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只增不减;而连年来,新冠疫情的暴发则让全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也让我们再次深刻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于全人类和仅有一个的地球的重要性。

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设计师陈湖,在他的创作与工作中力所能及地推动“可持续”的实践,他以行动表达:“一切皆可持续”。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2022年3月26日“地球一小时”行动当天,陈湖的《不落“塑”套》海洋生态保护概念艺术装置于佛山开展,展览引人深思,掀起了大家对“塑料”的反思,对可持续发展生活的思考。

从建筑空间设计师到装置艺术师,从设计集团董事长到“暨南大学-汉博联合可持续社会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从《城市客厅》节目主持人到暨南大学 ME工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客座教授,从漫画师到年度精英设计师,不管是哪个领域的角色加持,不停“加载”的则是陈湖“可持续发展”的想法。在业界看来,“思考全球化,设计本地化”的可持续概念,更富有责任感,多年来,他秉持为客户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维,并以这种理念和关怀演绎空间设计或创新文商旅空间。

2011年,陈湖于瑞士伯尔尼应用科学大学可持续发展建筑硕士毕业;对国际先进的低碳理念和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学习后回国,一直从事“有态度”的建筑空间设计,其中,他提出“城市生态圈”的可持续生态规划理念,倡导打造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并和暨南大学共同成立“可持续社会设计研究中心”,通过更多的规划建筑项目的设计实践,总结建构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系统,同时更好地为项目输出国际化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总之,对他来说,作品或设计手法“可持续发展”是底色,是贯穿始终的坚持。

不落“塑”套,生活中将“可持续”进行到底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类大量的生活垃圾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有数据显示,每年超过100万的海洋生物因误吞塑料或被塑料缠绕,而面临生命危险。

陈湖打造的这组海洋生态保护概念艺术装置——不落“塑”套到底是如何“腾空出世”?据介绍,该组作品利用生活塑料作为原材料,经过艺术化加工处理,以点、线、面的结构,呈现三幅海龟、海狮、海豚的立体剪影,以此勾勒海洋生物被垃圾重重包围的生存窘况。他希望,以此引发公众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落实垃圾分类,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陈湖透露,“创作灵感其实从去瑞士读书之前就已经有了,那时非常关注保护海洋的内容”。后来,工作过程中,与客户的深度交流中,瑞安集团对于“海洋环保”的问题也十分重视,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将10年前的想法“装置”而出,便有了不落“塑”套。业界戏称这个装置艺术是陈湖的“副业”,他乐此不疲;同时,他也认为,“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年轻的企业家对于低碳的实践是对社会责任的作为,是企业家“富而有德”的表现。于是,有了“不落‘塑’套”的完美呈现。

空间设计师对材料尤为敏感,面对大量塑料废弃物的关注,他希望通过一种实验性的作品形式,用眼、手、心去体验、尝试、表达对事物的情绪、构想和感知。作品:不落“塑”套,表达了他内心对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思,以及人和自然如何相处的一种唤醒。

展览现场,不落“塑”套的色彩尤为抓人眼球,且海洋生物的形象逼真,令观众不禁凝神屏气、驻足观看。

装置艺术设计首要有同理心

说起“装置设计”,陈湖表示,装置艺术将日益流行,大的建筑空间确定后,不能时常改变,但通过装置设计的主题变化,可呼应和吸引受众参与其中,沉浸式体验感更强,这也是建筑主体“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延伸。从装置主题延伸到商场体验区,这种“主题体验”会随着升级,配合周边的娱乐设施、餐饮配套等,尤其容易引发年轻受众的共情。

如这个“不落塑套”的装置艺术展览,便可与受众产生极大的共鸣;商家再辅于“自带杯挑战、旧物改造及旧衣回收等多项绿色行动”,可更有效地让受众将绿色、低碳、环保的可持续生活方式。进行到底。从看展览到“共情”限塑,这种认知逐渐形成生活习惯,带到日常之中,一场有意义的“环保”沉浸之旅便于此展开。

文商旅场景中将“可持续”进行到底

据介绍,一件塑料,从被丢弃到完全分解,至少需要50年以上或更长时间。在工作中,陈湖一直“聚焦环保话题,地球可持续实验”。

在陈湖的理解中,“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在不影响当下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不能影响后代的生活品质的一种发展模式。

因此,“限塑”不是环保的终极目标,要“可持续”地生活需要令其“重生”。早前,陈湖主导的“破茧成蝶” 环保艺术装置成功“破圈”:就是采用一种可塑性极高的再生纤维材料——再生涤纶。这种材料具备了极强的再塑特性,可多次重复回收利用,从而实现“循环利用”的地球可持续实验。

“破茧成蝶”环保艺术装置以再生涤纶这一环保材料进行二次创造,以地球可持续实验,引起参观者在快消时代下的空间对话与环保反思,从而唤醒大众对拯救地球污染、倡导可持续环保的意识。用多元化、年轻化、趣味化的社交参与方式,跨越艺术、材料学和色彩心理学的原创环保装置作品让观众自如地穿行其中,真切感受地球之美。

观点:学画是童子功

在陈湖的诸多成功身份之中,《城市造像——陈湖的老广印记》的系列手绘作品令其“漫画师”的艺术才华为我们所瞩目,既有《骑楼下的生活》与建筑设计相关的思考,也有《收银台》这种老广记忆的漫画随笔,业界评价“陈湖在多年的建筑空间手绘的实践中,更多地体验对空间使用者的需求、感受、以及文化、行为、生活方式的承载,这个过程已经关乎空间价值利用的善解。”而陈湖谦逊地表示,“学画是童子功”。

陈湖出生于广州的艺术世家,其跨界艺术创作缘起于从小父亲的影响,他父亲是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著名写实主义的油画家,师从父亲的扎实艺术童子功在多年的建筑空间手绘的实践中,更多地体验对空间使用者的需求、感受、以及文化、行为、生活方式的承载。结合个人的阅历,陈湖建议,小孩子从小学画是“艺术童子功”,对于毕生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从小处讲,学画后对穿衣、审美等有帮助;从大处来说,学画对自我陶冶是极高雅的精神享受。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