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守住网游防沉迷底线

2022-06-13 22:04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蒋清君
呵护下一代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以及受到网游中的有害内容侵扰,对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到今年6月,我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刚好满一周年。该法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未成年人进入网络游戏需要实名认证等系列制度。新规实施一周年,防沉迷政策落实得如何?

近日,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以“呵护下一代 传承价值观”为方向,在“未保法”实施一周年之际,针对150款国内热门手游的实名认证、充值限制、内容合规、隐私条款等多方面进行了测评体验。

测评体验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不测不知道,一经测评,暴露的问题还真是不少。

众所周知,识别未成年人并对其游戏行为进行严格管理,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关键。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严禁网络游戏企业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但是本次测评中发现,150款样本手游虽然都上线了实名认证机制,但对身份信息真实性审核的严格程度不一,部分游戏对未成年人身份的识别存在明显漏洞。

比如在椰岛游戏旗下的“江南百景图”手游账号注册过程中,记者使用的是从网上随意搜索得来的身份证号,居然顺利完成了实名认证,且在账号下尝试充值价值648元的游戏虚拟币也可顺利跳转到支付页面,其间未受到任何阻碍。

游戏适龄提示能为未成年玩家和家长提供指导,今年3月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也强调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适龄提示标准规范,并在用户下载、注册、登录界面等位置显著提示。测评发现仍有数款手游适龄提示工作不到位,在游戏登录页面找不到适龄提示的标识符。

未成年人消费不理智,限制未成年人玩家充值行为也一直是游戏防沉迷工作的一个重点。但测评中发现,仍有一些游戏“放任”超额充值,还有十余款游戏内设周边购物商城,其中仅有不到半数限制了未成年玩家的购物消费额度。

未制定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政策,甚至有的手游内嵌涉赌涉暴游戏广告……这都是本次测评中暴露出来的触目惊心的问题。

测评结果说明,自防沉迷新政新规实施以来,总体而言相关企业有所进步,但离政策、法规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还有不小距离。

测评不是目的,目的是从问题切入,找到治理的思路。

仍然要强调游戏企业的主体责任。对相关企业来说,实名认证、适龄提示、限制未成年人充值行为等都是底线要求,既然投身于这个行业,为什么连这一点都做不好?

互联网游戏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没错,但同时不应该漠视社会效益。一再越过法律底线,甚至涉赌涉暴的企业,监管部门有必要施以重拳。

还是要倡导社会共治。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构建一个好的环境,需要政府部门、网游企业、家庭、校园乃至社会都来关注防沉迷问题,更离不开所有各方的积极履责。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