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感染者使用上了简验、便、廉、中医药,半数康复出舱

2022-12-11 09:30作者:王道斌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以精准核酸检测为抓手,服务好阳性感染者

从11月中旬奉命组建方舱医疗队入驻白云方舱,到12月中旬累计收治近两千名阳性感染者,半数康复出院,其中舱内感染者使用中医药制剂和中医特色治疗的就超过九成以上。在和新冠病毒较量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省第二中医院方舱医院主动识变应变,动态总结疫情防治经验,继续发挥中医特色专长优势,因时因势优化完善方舱防治措施。

为方舱内安保后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

方舱医疗队召开全体工作会议,研究成立“核酸专班”事项

以精准核酸检测为抓手

服务好阳性感染者

在方舱医院中,核酸检验是方舱医院“出入关口”的重要钥匙,为保障医疗工作安全有序,稳步推进治愈者出舱工作,坐镇医院后方的党委书记曹礼忠和院长刘军高度重视一线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迅速反应,保证方舱医院核酸检验工作安全高效。早在进驻方舱医院之初,临时党支部黄桃园书记召开全体工作会议,专项研究舱内隔离人员、舱外工勤人员、医护人员的核酸采集工作事宜,部署成立“核酸专班”,为方舱医院高效快速安全做好核酸采样及检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核酸采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在呼吸道暴露的情况下完成采集工作。为此,核酸专班总负责人张伦主任通过场地考察、团队讨论,仅用了半天在隔离区搭建了医护、患者分开的采样亭,能较好地避免气溶胶污染。

方舱内的隔离人员核酸采样亭

检验科李蔼文、李冉两位同事紧密协调组织、通力合作,联合医疗、护理、后勤等各位专家,带领核酸专班5位同事(胡映娜、罗聪玲、钟颖荷、左依婷、陈艳婷),通过不断与舱内志愿者,舱外工勤、安保、保洁负责人反复沟通、培训,统筹协调好隔离人员、后勤保障、医护人员的采集时间、采集点及采集流程。通过进舱实践,建立岗位责任制,不断完善各项岗位职责、排班及相关记录。

很多人以为核酸采集就是医护人员简单撩一下喉咙就可以,其实除了“采”以外,还要维持秩序、发管、扫码、核对信息、收集及标本清点、运转等。单靠1-2个人是没法完成的。这个时候,志愿者的协助非常重要。核酸专班通过制作小视频、腾讯会议等方式与志愿者沟通、培训,在舱区志愿者队长伍雯婷的协助下,核酸采样工作顺利进行。

志愿者协作进行抗原检测工作

核酸采样的背后,还有各类物资的准备,包括:耗材的订购、搬运,采样管贴条码等。核酸专班的同事们除了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后,还要准备采样管贴条码、搬运物资、派发防疫物资等。在谭俊青主任的统筹协调下,背后强大的检验科团队及第三方检测中心快速对核酸标本进行检测,并及时将结果上报。

“核酸专班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每天都是凌晨5点多出行,但大家依旧是毫无怨言地咬牙坚持着。”检验科李冉说道。在过去的10天时间内,他们已经累计完成隔离人员采样9000多人次,医护、工勤人员采样5000多人次,采样时间从原来的11点完成缩短至8点30分,出结果时间从原来的晚上12点后,到现在的下午6点后,大大缩短了等候时间,提高了出舱人员效率和准确性。

让舱友体会到中医药的简、验、便、廉

“一开始是最难的,现在已经好多了。”作为具有丰富抗非典和抗震救灾救治临床经验的专家,省二中医院吴少鹏主任回忆起刚到方舱时记忆犹新。尽管前期大家脑海中已经有方舱的概念,但真正运行起来还是有诸多细节需要重新敲定。和普通的医院不同,在方舱,医护人员首先要做的是做好个人的防护,才能打赢这场硬仗,吴少鹏带领组内的医护人员在方舱里走了三遍,以熟悉方舱的分区。几乎是同一时间,方舱开舱收治集中隔离人员。前三天,可以说所有人的神经都是绷紧的,仅有的睡觉时间里脑子都还在思考。方舱医院里的工作量看似不大,但因为感控要求非常严格,个人防护要求极高,医护人员交接班时间较长,每次值班前都要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出发,才能不延误换班。每班连续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

方舱内一位阿姨在进舱后出现腰痛难忍,无法下地活动。吴少鹏了解情况后,带领团队队员邓崇礼教授和梁灿德、周腾鹏医师,立即进舱查看会诊患者,经过详细评估后考虑患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在询问过程中发现患者精神比较紧张,晚上睡不好,吴少鹏耐心开导患者,运用广东省和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肌骨同治疗法”相关知识,对肾俞、委中、环跳等穴位进行强刺激一分钟,并教会患者正确进行相关功能锻炼,在吴少鹏指导下,患者进行了一组完整的练习后,发觉腰痛、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得到了缓解。吴少鹏说,运用中医药技术减轻病人的痛苦,让患者亲身体验中医药技术的“简、便、验、廉”,增进普通老百姓对于中医药的了解与认可,他作为一个“中医人”非常高兴。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