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借进博平台推进心血管病规范诊疗“双循环”模式

健闻
原创2022-11-10 14:19
关注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吹响创新集结号,作为进博会“老朋友”,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企业拜耳连续五年参展。今年恰逢拜耳在华140年,拜耳持续秉承 “共享健康,消除饥饿” 的企业愿景,以“拜耳在华140年,焕发无限生命力”为主题,全方位展示创新成果。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首要健康问题。全国有3.3亿人罹患心血管相关疾病,每5位成年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健康中国2030”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对心血管疾病防治提出明确要求,应保障每个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

拜耳01.jpg

心血管领域是拜耳长期专注的一大领域和优势所在,百年传奇阿司匹林125年前在拜耳实验室诞生,高血压治疗药物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因其独特的控释剂型惠及全球千百万高血压患者,划时代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拜瑞妥®(利伐沙班片)彻底改变了传统抗凝治疗的模式。今年,拜耳处方药事业部带来两款重磅创新药物——唯可同®(维立西呱片)和可申达®(非奈利酮片)。

享进博“创新加速度”,拜耳心肾双重磅“展品变商品”

于今年5月在中国获批的唯可同®(维立西呱片)是首个用于慢性心衰治疗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其全新的作用机制可以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住院的总体风险,而且它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对血压影响小、不影响血钾和肾功能,应用更广泛。

拜耳02.png

今年6月在中国获批的可申达®(非奈利酮片)则是首个获批用于与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作用在现有标准疗法未能触及的疾病进展关键因素,其获批代表着拜耳正式进入慢性肾病诊疗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进博会见证了两个产品在国内外“同时研发、同步递交、同期获批”的整个过程。在前两届进博会上它们作为未来潜力产品参加展览,凭借全新作用机制赢得了业内外广泛关注,并因此享“进博速度”与“中国速度”快速在中国获得批准。本次第五届进博会上,两款药物正式作为商品参加展览,向业内与公众展现创新带来的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给全球患者带来的获益。

在唯可同®和可申达®的临床多中心研究中,中国专家积极参与,并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数据,为产品同步递交申请和同期获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6月,唯可同®在欧洲递交上市申请,同年8月在中国同步递交。可申达®于2020年11月在欧洲递交上市申请,次年2月在中国递交上市申请。间隔不超过3个月;而两款产品在中国获批均与欧洲获批同期。

拜耳集团处方药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呼自平女士表示:“此次进博会,我们重点展示慢性心衰治疗药物唯可同®和与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治疗药物可申达®,这是两款产品在中国获批后的首秀,进博会见证了他们从临床到申报到获批的全过程,是进博会‘溢出效应’的最佳例证,也代表拜耳持续兑现对中国患者的健康承诺。”

借进博平台,推进心血管病规范诊疗“双循环”模式

“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上海市进博局及进博会在推进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方面一直起到风向标的作用,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拜耳积极融入“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借助进博会与同行密切交流,与社会各界交流创新的疾病管理理念,同权威专家、学会和协会一起逐步确立心血管病规范诊疗的“双循环”理念,即“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的双循环。

心衰中心联盟主席、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表示:“尽管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能力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诊疗不规范、缺乏长期有效管理等诸多问题。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我们医疗行业积极实践‘双循环’发展格局。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合作推进多个项目,总结出基于中国患者需求,适合中国诊疗体系的模式,提高全国诊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并把优秀的中国经验向全球同行分享,形成以患者为中心,互助互推、有序竞争、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合力推动心血管疾病的规范诊疗和长期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在谈到“心衰中心建设项目”时,杨杰孚教授表示:“近年来,心衰防治措施层出不穷,创新药物也越来越丰富,为有效管理心衰发挥了重要作用。拜耳创新药唯可同®作为新机制治疗心衰的代表在国内获批上市,带领心衰治疗进入‘多通路联合治疗的全新时代’。为了进一步提高心衰诊治水平,心盟与拜耳携手开展心衰中心建设项目,为心衰患者提供筛查、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随访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案,推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建立起心衰防治与管理的统一战线,助推我国心衰诊疗标准化、规范化进程的发展,为广大心衰患者和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呼自平女士表示:“2022年正值拜耳在华140年,多年来我们植根于此,拜耳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丰富的产品组合,并坚持不断推陈出新,以更优质的创新疗法造福患者。同时,拜耳也深入参与构建中国疾病防控体系,以应对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进博会的医药展览充分体现了中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念,这激励拜耳一如既往地利用自身优势资源,通过不断推出创新产品,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本文版权归南方都市报社所有,且为未见报内容。欢迎转发分享给朋友。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获得转载授权,请点击购买授权

阅读 2955
热门评论
打开南都自媒体,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