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艳丽 深圳地铁四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获批后,近日,多条线路集中进行工程环评公示。其中包括涉及3号线四期、6号线支线二期、7号线二期、11号线二期、12号线二期、13号线二期等。
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相关内容,深圳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包括33条线路。截至今年6月,深圳已运营8条地铁线路,总长约304公里,在建城市轨道6、8、10、12、13、14、16、6支、2号线三期、3号线三期、4号线三期、5号线西延段、6号线二期等线路,已形成基本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
将优化深圳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据悉,此次调整旨在支持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例如,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工程南起龙岗综合中心,沿城市功能联系主轴敷设,贯穿国际低碳城核心区,是对“一心、双轴、三城、四枢纽、多点”空间结构构建的重要支持,打造龙岗城区脉络的需要。线路由双龙站引出,在规划龙平路交叉口设梨园站,新城路交叉口设置新生站,与规划 21号线换乘,出站后,沿线设置坪西站、低碳城站、白石塘站、富坪站、坪地六联站。项目总工期60个月。
地铁11号线功能定位为西部快线,主要承担市中心区与西部滨海地区的快速联系功能;11号线兼具机场快线,兼顾与机场的快速联系功能。其中,本次建设的11号线二期工程主要串联起福田—罗湖城市中心,进一步加强11号线市域快线的功能。本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另机场北停车场改扩建工程位于宝安区。线路起于岗厦北站(不含),沿深南大道—福华路—南园路—埔尾路—金华街—嘉宾路敷设,止于红岭南站,中间设中大八院和华强南两座车站,预留延伸条件。本工程建设工期60个月,计划2021年1月土建开工,2025年9月投入试运行,2025年12月底投入试运营。
各线路走向和站点基本明确
其他线路的走向和站点也基本明确。其中,6号线支线二期工程起自翠湖站南端高架区间,向南沿光明大道敷设,向东南于翠湖公园南侧转入地下,然后沿光侨路向南敷设,设光明小镇站、华夏路站,再向东南转至高铁光明城枢纽设光明城站。线路全长约4.90km,设站3座,均为地下站,采用高架+地下敷设方式,其中地下段约4.39km。项目采用B型车,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
地铁7号线二期工程起于学苑大道与南科一路交叉口,先沿学苑大道自东向西敷设,在笃学路与幽兰路间设学府医院站,后穿过大沙河与西丽高尔夫乡村俱乐部进入丽水路,于北大西门丽水路与西丽春园路交叉口附近设北大站,出北大站后,线路继续向西穿越深圳野生动物园地块与7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点西丽湖站顺接。7号线二期工程线路全长约2.675km(右线),采用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车站2座,其中换乘站1座,学府医院站为与规划27号线换乘站。本工程采用6辆A型车编组,与已运营线路一致。
地铁12号线二期工程自海上田园东站至松岗站,线路先后沿民丰路、蚝乡路、规划沙井路、沙江路敷设,正线线路全长约8km,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共设站6座,采用A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设停车场一座。
地铁13号线二期工程(北延)线路起于一期工程上屋北站(不含),沿田心路敷设穿越大眼山后主要沿鹅颈西路—长圳路—茶林路—观光路—东明大道—塘宏路--松白路—长春路—炮台路敷设,止于公明北站,线路全长约19.296km,共设站11座,车辆段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