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清平实验学校创办于2018年9月,是宝安区政府重点民生工程。学校地处大沙井海岸城片区,是国际大会展区域唯一的公办实验学校。
学校按照海绵城市和绿色建筑的高标准设计建设,新建教学楼、体艺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风雨操场、大型停车场及完善的室外现代配套设施。
2020年秋季,清平实验学校将招收小一新生400名,初一新生200名。招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小一新生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达1071人,初一新生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达1048人,成为宝安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小一、初一招生“双过千”的唯一学校。今年也是清平实验学校招收首批初一新生,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人数与学位比超5:1。
一所办学仅两年(含借址办学一年)的新学校,为何能如此获得家长青睐?
见证学生缤纷色彩
期待满园春暖花开
清平实验学校把“汇融并蓄,择善求真”作为办学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确立了“源清志平”的校训和“守法尚仁”的校风。学校以培养放眼世界,包容互补,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捍卫者为目标,引导学生审问思辨,追求真理,从善如流,追求真善美。
“人文与责任”是清平实验学校特色课程的关键词,教师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夯实常规教学,创新特色教学,促进学生“诗意地成长”。学校开设诗歌课程、戏剧课程、思想史课程和生命课程等校本课程;探索面向全体的多元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
清平实验学校从不公布考试100分的学生,学校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肯定并打造每个学生不同的100分;全体教师达成共识,承认个性差异,平常心对待每个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去发现孩子的天赋,挖掘孩子的潜能,使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学习、快乐生活。
清平实验学校现有一二年级10个班,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挖掘每个学生潜在的100分,学校现已开设了诗歌、戏剧、生命教育、劳动、思想史5个特色课程,国际象棋、足球、围棋、国学、健美操5个校本课程,国画、创意美术、篮球、小小科技馆等12个拓展课程。
学校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为主题,打造晨会小故事,渗透中华传统美德。以此开展的活动,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户外拓展之青青世界、歌咏比赛、戏剧节、科技节、体育节、游园等,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快乐与激情。
2019年6月,清平实验学校举办首届校园戏剧节,当时一年级的孩子上演了一场戏剧狂欢。《疯狂动物城》、《狐假虎威》、《狮子王》、《咕咚来了》,全校二百多名孩子在戏剧的殿堂中放飞童年的梦想。学校把保持学生天性,张扬学生个性作为学校的价值追求,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掘每一位学生的内在潜能,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
2019年宝安区第六届学校艺术节班级合唱、舞蹈专场展演活动,学校合唱曲目《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和《春晓》,荣获小学组一等奖;2019年6月,应深圳保利剧院的邀请,学校学生赴保利剧院参演“童”唱一首歌——剧场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展示学校风采。学校洪翊恬同学在第三十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宝安区选拔赛青少年科技发明比赛中,揽下五个奖项;学校健美操队获2019年宝安区中小学健美操、啦啦操大赛二等奖;曾芮淇同学获宝安区第六届校园艺术节校园歌手展演小学乙组三等奖……
师生结对兴人文
教学互长新样态
学生“诗意地生长”,教师亦然。过去一年,全校教师获区级二等奖3人次,获学区级特等奖1人次、一等奖3人、二等奖2人次……
目前,学校面向区内外选调了区级以上名师、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7名;面向国内外知名重点大学招聘了优秀毕业生,其中12名分别为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和英国约克大学以及部属各重点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校现有硕士研究生14人,所有任课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学校现有教职工48人。2020年,清平实验学校还将引进优秀教师31名。
学校根据教师发展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岗位需求,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聚焦课堂科研,通过专家指导、理论研修、课堂实践、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等形式,锻造教师扎实内功,着力打造业务精湛、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
2019年11月,学校举行了区级“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为四位区级名师授牌。
清平实验学校现有教师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为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打造学校优质教师团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9年学校正式推进“新竹计划”。学校根据教师的个人业务水平和能力,将德才双修的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分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两方面分别进行“师徒结对”仪式。老干扶新竹,点滴传匠心,有针对性地提升整体教师队伍教学业务水平和德育建设。
“诗意地生长”的课程理念建构了教师生命成长的新型样态。课余时间,学校组织教职工欣赏经典民乐演出和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观看百老汇音乐剧《近乎正常》和英国侦探小说家克里斯蒂的经典悬疑话剧《无人生还》等,全面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开展阅读分享会,走进经典阅读,分享阅读所思所得;教师们学习茶道、花道、香道,可谓道道全。
清平实验学校还通过举办“杏坛盛典”,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规划,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魅力,极大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充分展示了教师的个性风采。
权利分享呈新意
开放办学有特色
清平实验学校积极探索学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家长、学生和社区等多种力量参与办学的模式。厘清各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使之共同致力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构建权力分享,开放办学的现代学校制度。
2019年12月7日,学校首个省级课题——《大教育观下的学校治理体系研究——清平实验学校的实践探索》开题,从“管理”转向“治理”,探索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等多元治理体系。
学校除了让师生“诗意地生长”,同时也通过“严慈学堂”、“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方式,引导着家长们“诗意地成长”。
为助力学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结合六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新生家长的需求,特邀宝安区教育发展事务中心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课程。学校一学期举行八期清平实验学校家长培训课程“严慈讲堂”,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近教育,家校合作,静待花朵美丽绽放。
统筹:谢萌 文图:谢萌
制版:柴华 邓诗君 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