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辞职创业做肥皂 他说清洁就像一种修行

台湾手工皂品牌阿原创始人深圳开讲生活美学,称从深圳这座城市吸收到很多能量

2019-01-17 08:49 作者:吴灵珊 胡可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许素霞
55岁的阿原,介绍自己是肥皂工、生意人、思想家、苦行僧。事实上,阿原还有更多重的身份,高中毕业后,他做过印刷工、业务员、摄影助理、广告人,甚至还在早餐店煎过鸡蛋。有过巅峰,也有过谷底,一路走到现在,阿原只希望更专注于这个“从土地上长起来的品牌”。

WAY OF LIVING 活法之8

这回谁说

江荣原

55岁,中国台湾人。从事广告行业17年,43岁起转行做手工肥皂并成立阿原品牌。

我见

就像灰尘不断擦,还是会不断来,无论是对身体的清洁,还是对身心灵的清洁,都要不断重复,就像一种修行。

——在阿原看来,自己做的就是非常简单的清洁事业。

1月13日,中国台湾手工皂品牌“阿原”创始人江荣原来到深圳诚品生活开展人文讲座。从2014年进军深圳市场,把阿原品牌的中国大陆总部定在深圳,阿原与深圳,确实有着不一样的缘分。

55岁的阿原,介绍自己是肥皂工、生意人、思想家、苦行僧。事实上,阿原还有更多重的身份,高中毕业后,他做过印刷工、业务员、摄影助理、广告人,甚至还在早餐店煎过鸡蛋。有过巅峰,也有过谷底,一路走到现在,阿原只希望更专注于这个“从土地上长起来的品牌”。

从事广告行业17年 转行做肥皂

阿原品牌的起源,其实是一块阿原自己做的手工青草药皂。在台湾从事广告行业17年后,阿原说自己越发感受到“各种欲望带来的人性拉锯”,对这样的现状感到失望的他,决定隐居乡下。一开始在乡下做手工皂,只是因为想做一件“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在这之前,阿原的皮肤敏感问题曾被一块手工皂治愈,带着曾经被治愈过的心情,阿原开始了自己的手工皂旅程。

“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要做一个品牌,只是我需要生活,所以拜托朋友们帮我拿去卖,没想到需求越来越大,我只好找人来帮忙,手工皂的事业也就越来越大”,就这样,阿原品牌在一个近乎“野生”的环境里长大了。

到了第二年,阿原经朋友介绍,租了阳明山公园里的一座小山头开辟为阿原的自用农场,“那是一座已经休耕了17年的山头,主人用非常少的租金租给我,希望阿原能好好保护好那里的生态和环境”。如今,阿原品牌在这座山上使用自然农法种植药草,收取干净的水源,照顾土地、制作肥皂。就这样,一块块肥皂从深山里,卖到台湾各个角落,再卖到世界各个角落。

阿原的门店,现在已经开到了很多地方。来到阿原门店,大多数消费者都会注意到“清洁是一种修行”这句话。这一句话作为“阿原式生活美学”的标志,在阿原品牌的包装和门店装修上,都有体现。在阿原看来,自己做的就是非常简单的清洁事业。“就像灰尘不断擦,还是会不断来,无论是对身体的清洁,还是对身心灵的清洁,都要不断重复,就像一种修行”。阿原说,自己原来长期从事的广告行业,是要对产品进行包装、美化,而现在,他更愿意不断地“卸妆、清洁”,让一切回到最本真的样子。

阿原:自己的人生是从“丑”里吸取养分

这样一个以“疗愈美学”吸引消费者的品牌创始人,却说自己的人生其实是从“丑”里吸取养分的。阿原在讲座上毫不避忌地和观众谈起自己的童年,“我的父亲是工人,而我的母亲不识字”,阿原家里共6个孩子,在他6岁那年,父亲坐牢,临走前父亲和他说,“你现在是家里的男人,要照顾起这个家庭”。于是小小年纪的阿原,就真的觉得自己应该担负起更多责任。

高中毕业后,他便开始工作养家。做过印刷工,也在片场扛过灯具,在早餐店煎过鸡蛋,也曾做过业务员。如今回忆起成长的经历,阿原说过去的很多经历都是“丑”的,但却让他从中获得成长。童年的经历,让他学会了善良和坚毅;做印刷工,让他对色彩和材质有了思考;做摄影助理,让他对摄影、广告行业有了好奇,也成为了后来进入广告行业的契机。

阿原对人生的际遇,似乎很少有抱怨,他更像一块海绵,疯狂从每一段履历里吸收对自己有用的养分,而迅速获得成长。“就算是一块简单的手工肥皂,我也会充分利用此前在广告行业里的经验来做。做肥皂的技术,大家都有,可是曾经的广告从业经历,让我学会不断调查和分析,所以阿原肥皂比起很多应用化学的专家所做的肥皂,多了很多经验的整理和分析,我想这也是阿原肥皂特别的地方”。

消费者对品牌的高期待 令阿原深感“责任重大”

而消费者最喜欢的,除了阿原肥皂给身体带来的舒适外,还有阿原所倡导的价值观与美学。一位长期在阿原购买肥皂的消费者告诉记者,非常喜欢阿原品牌给人带来的安静、坚定的力量,“每次走进门店,闻到香氛和肥皂的味道,就会很快平静下来,我想‘清洁是一种修行’,可能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而面对消费者对品牌的高期待,阿原则越发感到“责任重大”。阿原常常觉得,自己必须要对这些消费者“负责”,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阿原的价值,可以成为他们自己奉行的价值,所以阿原品牌必须变得更加强壮。“品牌发展了几年后,我开始觉得很累,本来做手工皂是想要自我完成,但却演变成要影响很多的人”,阿原称,自己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是在自我实现和践行对消费者的责任间不断拉锯、取得平衡,他把这个过程比喻成和面做馒头,“面粉和水总是要不断揉搓、不断平衡,蓬松度和弹性才会越来越高”。

到今天,阿原开始相信人的弹性确实是有无限可能的。一方面,他很想简简单单地做一个在山间野游的肥皂工,另一方面,却要处理品牌越发壮大后的各种琐碎事宜。在这样身份转换的拉锯战中,55岁的阿原又获得了一次成长。

“从深圳学到敢于自我重建的精神”

从2014年落地深圳,阿原在深圳已经开出9家门店,同时,阿原品牌在中国大陆的总部,也落在了深圳。提起深圳,阿原觉得这是一个“在不断改变的地方”,他说自己每一年来深圳的印象都不一样,“这个城市在变得越来越好,阿原也在用更迂回更打动人心的方式希望和深圳的消费者沟通”。

阿原称,自己从深圳这座城市上吸收到了很多能量,“我从深圳身上学到了敢于自我重建的精神,阿原的产品和语言,到了深圳以后,都被改变过”,为了能和深圳消费者更好地对话,阿原在深圳的销售平台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过去没有的道具和装饰品,“就是希望能和这个地方取得更好的沟通,能更好地融合”。

之所以把总部选在深圳,阿原觉得这更像是一种缘分。阿原台湾总部的正对面,就是一大片面向海洋的红树林,“当我来到深圳,我发现这里也有一大片大家都在保护的、稀有的红树林”,这样的相遇,是巧合,更是一种奇妙的结合。同时他又觉得,深圳是一座有大量移民的城市,生活节奏极快,“每个人的身心灵都需要被更好地照顾,而阿原就希望通过最真诚的方法给大家这种照顾”。

在深圳走过5年光阴,展望接下来的发展,阿原希望与深圳人做更多诚恳的交流,“我们更倡导的是身心灵的修行,也期待能和深圳消费者探讨更多这方面的议题”。

采写:南都记者 吴灵珊

摄影:南都记者 胡可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