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电子类企业撤离,世界顶级企业到来

外企“进出深圳”背后 揭示深圳产业新格局

2019-04-12 08:48 作者:傅静怡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许素霞
3月份的一则“爱普生撤离深圳”的公告,引起业界的关注。对此,业内有不同的争议和看法。有一种声音就指出,企业进出城市是遵循了市场的规律,而纵观深圳近年以来进入和撤离的企业,招商引资新来到深圳的外企亦不在少数,而且外企的到来往往也带来了整个产业链的重新洗牌。

3月份的一则“爱普生撤离深圳”的公告,引起业界的关注。对此,业内有不同的争议和看法。有一种声音就指出,企业进出城市是遵循了市场的规律,而纵观深圳近年以来进入和撤离的企业,招商引资新来到深圳的外企亦不在少数,而且外企的到来往往也带来了整个产业链的重新洗牌。

来深34年,日企爱普生宣布撤离

1985年1月,爱普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为日本精工爱普生集团在深圳投资成立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系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厂房面积91700平方米的大型制造企业。

根据年报显示,爱普生技术(深圳)有限公司2008年到2011年年度营业额均超过10亿美元。而在今年3月14日,爱普生则发布公告称:“爱普生(深圳)有限公司是精工爱普生集团在深圳设立的手表制造公司,计划于2021年3月底停产。该工厂的停产关闭,对精工爱普生集团目前在华运营的其他制造及销售业务无任何影响。”

爱普生的撤离,让人联想到去年三星、奥林巴斯的相继撤离。去年年初,三星关掉了位于南山的深圳三星电子通信有限公司,并制定了员工遣散的赔偿方案。而去年年底,在停产7个月后,奥林巴斯做出了将深圳工厂出售的决定,将生产集中到越南同奈省的工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并加强数码相机业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再往前,2017年霍尼韦尔宣布关闭其子公司——霍尼韦尔安防(中国)公司在中国深圳福永的工厂;2016年飞利浦照明全资子公司——飞利浦灯饰制造(深圳)有限公司5月31日正式停止运营,不再进行任何生产。

福特、空客等世界顶级企业纷纷来深

而此次爱普生的撤离,让“外商撤离潮”等关键词又联系到了一起,并且有声音指出,电子通信类外企出走深圳比例持续加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撤离”就有“进驻”。深圳市商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834个,同比增长119.54%,实际使用外资8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83%.

在这些进驻企业的名单中,可以看到不少世界顶级企业的名字。去年底的“深圳市2018年投资推广重大项目签约大会”上,宣布了33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包括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亚太智能出行创新中心、SHARK国际运营总部、美国即联即用公司华南总部等,投资总额约736亿元人民币。

前年底的“深圳市2017年投资推广重大项目签约大会”上,36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也包括:英国ARM(中国)总部、美国WeWork公司深圳创新中心、敦豪(DHL)华南区营运中心、加拿大SteveMann教授团队可穿戴技术研究院、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深圳研究与创新中心等等。

在深圳市商务局官网投资深圳的成功案例中,还囊括了赛仕软件、苹果、空中客车(中国)、英特尔、高通、思爱普、微软等一系列世界顶级企业的名字。深圳市商务局则在发布“2018年深圳新设外企数量同比翻番”时总结指出:“利用外资呈现出指标排名靠前、制造业增长明显、现代服务业为主等突出特点。”

引进自主研发型外企

契合深圳产业布局

一方面,这些顶级外企因为深圳开放的营商环境、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新机遇而入驻深圳。另一方面,这些招商引资来的外企,更多的都是实力雄厚的科技研发型企业,也给深圳的产业布局带来了新局面。

从产业布局上来说,深圳规划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以及生命健康产业、海洋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机器人产业、可穿戴设备产业、智能装备产业。

而近几年或引进或自主落户的外企,往往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契合,有的甚至填补了深圳某些领域上的空白。举例来说,欧洲空客进驻深圳,在广东省深圳市开设了创新中心,计划与华为技术等在深圳设有基地的中国企业合作,开发通信线路和液晶屏幕等搭载于飞机上的新技术,这是对深圳缺少国家航空航天重大项目的填补。

无独有偶,“承包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芯片架构”的A RM落户深圳,ARM (中国)中方占股51%,ARM中国总裁吴雄昂则表示“深圳已成为A RM中国总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被业界解读为“中国自主芯片的春天来了”,也契合深圳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布局。

还有美国福特汽车在深签约项目,主导的是智能出行、车联网,与数字经济领域相关联;美国吸尘器第一品牌SH A R K,则拥有全球顶级的研发团队,指向高新技术;美国即联即用公司是全球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科技创新加速器,累计投资、加速包括Google、Paypal、Dropbox、Logitech等6000家企业,可以说每一个引进来的外企都是实力雄厚,在所属领域被称作巨头,更重要的是,都有自主研发的强大实力。

效果

去年深圳先进制造业增速明显

企业进驻离场符合市场规律

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曾在“深圳市2018年投资推广重大项目签约大会”上指出,希望引进来的企业“为深圳经济创造新的持续增长点”。而经济数据的变化,则又是深圳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的佐证之一。

从数据来看,去年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6564.83亿元和6131.20亿元,分别增长12.0%和1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升至72.1%和67.3%.增速较快的行业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0%,汽车制造业增长12.4%,医药制造业增长25.0%.

从另一角度来看,外企的离场与进驻,也恰好印证了经济学的发展规律,并揭示着深圳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些年随着土地、工资等成本的上升,不光是深圳,珠三角一些外企都有出走到东南亚国家,寻找便宜的土地和人工。

对于深圳来说,是否可惜?深圳曾有三次制造业出走的危机,分别是1995年上半年,“三来一补”型台资、港资出逃;2003年左右,低端制造业外迁,仅有总部或研发中心保留;以及2011到2012年,制造业成本高带来的外资陆续撤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这三次的制造业撤离,并没有使深圳崩溃,反而使深圳从跟跑、并跑,跨跃到领跑。

换句话说,部分制造类外企撤出反而成了深圳倒逼转型的契机。但是,机遇的同时也是挑战,深圳在过去面对危机时,一是有赖于市场之手做自主调控,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使得市场进入新一轮的腾飞。

信号

持续加快

优势传统产业升级

再回过头来看爱普生的离场,不仅和深圳发展有关联,也和钟表产业自身的发展瓶颈相关。随着手机与智能手表的兴起,传统钟表行业的滑坡,已经是业内的共识。中国钟表协会发布2018年度工作总结时表示,2018年钟表行业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钟表销售市场低迷,全行业经济运行从3月份开始持续下滑,2018年前10个月,钟表行业生产和销售能力减弱,亏损面比去年有所扩大,钟表产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运行轨迹出现下滑。

即使在这样的局面下,深圳依然占据着中国钟表行业的领先地位。中国钟表“十强企业”里深圳占7个,截至2018年6月,深圳共有近千家钟表企业,年产值650亿元,出口值、出口量均占全国50%以上,全球九成左右的智能手表产自深圳。

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市委市政府释放出来的信号,不仅仅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于钟表这种优势传统产业也要加快转型升级。3月19日,王伟中到市钟表行业协会基地调研,强调加快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指出要强化技术研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攻克钟表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钟表产业“缺芯少核”问题。

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另一手抓传统优势企业,深圳如何在契合市场规律的情况下,打出一手漂亮的牌来,完成整体的产业转型升级,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采写:南都记者傅静怡

数据

截至去年底,深圳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2025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998 .53亿美元。

去年全市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834个,同比增长119.54%,实际使用外资8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83%.

特点

福特、SHARK、ARM、空客等顶级外企因为深圳开放的营商环境、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新机遇而入驻深圳。

这些招商引资来的外企,更多的都是实力雄厚的科技研发型企业,也给深圳的产业布局带来了新局面。

布局

●深圳规划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以及生命健康产业、海洋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机器人产业、可穿戴设备产业、智能装备产业

●近几年或引进或自主落户的外企,往往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相契合,有的甚至填补了深圳某些领域上的空白。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