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解读深圳市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针对民办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严查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再次强调深圳小一入学 年龄没有调整,2019年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为2013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统一招生平台、同步招生,不得以面试、面谈、人机对话、简历材料等任何形式选择生源。
此外,针对家长反映较多的学区划分、民办学校学费上调、民办学校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港澳班”等名义招生、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小学不会“民转公”等热点问题,教育部门也集中进行了详细解答。
A
谈就近入学
学区划分就近入学意味“最近入学”?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明确片区或学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重新划分调整时要慎重稳妥。对深圳而言,仅去年一年就新增基础教育阶段学位6万余个,以平均每十天建成一所学校的速度保持快速增长。学校增加带来了学区划分的变动,同时也引发了家长的强烈关注。深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学前教育处)处长姚一勤对此的解读是,保持学区稳定,基本维持历史面目。
对于就近入学原则,姚一勤认为,随着片区发展,部分区域出现了重点学校所在区域的楼盘呈倍数增长,“一些划入重点学校学区的老房子,距这所学校800米,现在又建好了一个新楼盘,离这所学校只有200米,如果只有一个楼盘被划入该学区,这个时候距离的远近就不是唯一原则了,我们首先要尊重历史,人家在这里买房子住了几十年了,现在难道把它划出去吗?”
这也是深圳目前针对此类情况所采取的通常做法:要求区教育部门实行大学区,新老楼盘都处于这个学区内,但是采取积分入学,老房子积分会比新房子积分高。因此,就近入学不是“距离名校最近的才能入学”。
B
谈入学年龄
深圳小学一年级入学年龄没有调整
此前有一些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称,2019年小学入学年龄有新调整,入学年龄可以放宽至当年12月31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强调,深圳小学一年级入学年龄没有调整,2019年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为2013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广东省教育厅在《2019年我省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问答》中也强调:目前我省还不具备适当放开小学入学年龄的条件,仍然维持现有政策不变,小学一年级招生的对象为当年8月31日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
今年,来深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深圳义务教育学校依然以居住证作为主要入学依据。只要符合“两个满1年”条件,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持有具有使用功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且在深圳居住满1年、连续参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满1年,非户籍学生可在深圳就读。
教育部门表示,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入学门槛最低,也因此公办学位提供给外来人员的占比全国最高。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的72%、公办学位的55%提供给了非户籍学生。
C
谈民校面试
民办学校招生不得面试、面谈
民办学校招生政策今年有较大变化。深圳市教育局表示,为进一步加强对深圳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的统筹、指导和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
一是民办学校制定的招生方案,报所属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实施;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进行招生。
二是与公办学校统一招生平台、同步招生,不得招收不符合就读条件的学生入学(符合就读条件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可享受义务教育学位补贴),不得以面试、面谈、人机对话、简历材料等任何形式选择生源。
对于民办学校具体怎样招生,深圳市教育局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处负责人表示,目前的政策核心是民办学校不能以学科测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选拔。在不违反上述政策,不涉及学科知识测试的情况下,教育部门尊重学校的招生自主权。
三是民办学校应在核定的招生计划与范围内招生,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未经批准不得以“港澳班”名义招生;无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不得跨区域招生,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初中原则上面向审批地招生,面向审批地招生计划不得少于本校招生计划的50%,跨区域招生须经市教育局同意。适龄儿童、少年只能填报一所跨区招生的民办初中。
教育部门摸底调查显示,深圳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中没有开设国际班、国际部等现象,在民办学校则有少量由区教育局审批设立的国际课程班、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班,还有各种类似加挂了国际名号的“特别班”,比普通班收费更高。
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改委等部门的规定,在今年的小一和初一招生中,深圳教育部门将坚决查处以“国际课程班、国际部”等名义招生的行为,对“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港澳班”等进行清理和整顿,要求民办学校必须只执行一个收费标准。同时,未经教育部门批准,学校不得以“港澳班”名义招生。
D
谈民办转公办
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小学不会“民转公”
近几年,外界有流传民办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小学“民转公”的说法,对此问题,深圳市教育局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处处长姚平表示,经市政府同意,已确定深外东海附属小学继续保持民办学校体制不变。
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取决于学校产权是否明晰、校舍硬件条件是否符合公办学校的标准以及学校是否自愿这三个原则。近两年,深圳确实有几所区属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转为了公办学校。而对于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小学来说,经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市教育局已经确定其继续保持民办学校的体制。主要原因是,在十几年的办学过程中,它已成长为一所具备优秀的外语特色和综合素质培养特色的民办学校,成为深圳民办小学的标杆与旗帜,而这些办学特色与其民办体制的身份有很大关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外国语学校东海附属小学从建成至今,一直保持着非营利办学模式,收费在目前深圳中高端民办学校中处于较低水平,与之对应的是其办学成效却是最好的。所以,对于这所非营利民办学校,在继续保持民办体制的前提下,未来如何发展,更好的为深圳义务教育做出贡献,都将为其他民办学校提供宝贵经验,更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趟出一条有深圳特色、深圳质量的路来。
E
谈民办学费
民办小一20 19级学生学费审定后未来6年内不得涨价
近日,市民王先生向南都记者反映称,其孩子就读的深圳市明德外语实验学校,在2019年秋季小一、初一招生细则中发布了新的收费标准。对于新的收费标准,王先生直呼“伤不起”。王先生介绍,他的孩子在该校就读小学,“收费本来是4400元每个学期,现在突然发布消息,从今年9月1日开始学费收7800元每个学期。每学期学费涨幅达3400元,部分家长质疑学校此次涨价的合理性。”
记者注意到,在深圳市明德外语实验学校微信公号上的文章中,关于收费标准文中提到,“2019年秋季学期起,所有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收费将有较大调整。小学入学新生收费标准六年不变,我校暂定7800元/学期(以上级部门正式批复为准);初中入学新生收费标准三年不变,我校暂定8800元/学期(以上级部门正式批复为准)。”
针对民办学校在今年开始上调学费的趋势,教育部门已着手对民办学校小一和初一的学费进行核价。据了解,深圳民办高中学校价格实行市场定价,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政府指导定价。今年,深圳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合理审核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小一和初一的学费标准,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民办学校小一和初一的学费标准,学生入学后,学校调价不能涉及到原有在校生,必须给家长一个可预期的学费的涨幅。经发改部门审定价格后,民办小一、初一的2019级学生学费标准在未来的6年、3年内保持稳定。
“我们要考虑这六年的C PI涨幅,考虑学校办学成本的上涨,应该给他核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所以我认为这不叫涨价,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一个合理的定价。”教育部门透露,在目前已核定的价格中,尚未出现民办学校学费大幅上涨的情况。对于民办高中学费则不需要政府部门审批、备案,只需要在招生之前向社会公示其学费标准。
特别提醒
今年民办普高学生报到时间有变
需在录取后一周内完成注册
今年民办普高调整到第一批录取,有民办学校表示,部门此举意味着给民办学校跟公办学校彼此平等的身份。提醒家长,今年在民办学校招生政策上还有重大变化:民办普通高中在完成录取工作后,需一周内安排学生报到和注册,对于逾期未报到的学生,将被视为主动放弃录取资格,空出来的学位由民办学校进行第二轮的自主招生。往年则没有这一时间限定。教育部门解释说,这也是为了让深圳原本就已相当紧张的高中学位不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