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社保局’的工作人员,社保系统显示你有一笔社保资金被冻结了,需要提供银行账号配合调查……“
当你接到这样的电话时,千万小心!最近有深圳市民反应,有骗子自称社保局的工作人员,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行骗。
对此,深圳市社保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如果有人以社保局的名义打电话,并要求提供银行账号或者转账、汇款,市民们可千万不要相信!“
深圳市社保局不会以电话、短信等形式要求参保人员转账、汇款。此类电话为诈骗电话,系不法分子假冒我局工作人员行骗。”深圳市社保局也发布相关提示,请广大参保人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接到类似电话,请一律挂断!
那么骗子的套路有哪些呢?深圳社保官方微信进行了相关整理,常见套路有四个,小南带你一看究竟!
套路1:通知参保人领取社保卡补贴金xxx元
案例:拨打固定电话或发送诈骗短信,通知参保人有未领取的社保卡补贴金xxx元,务必于XX日XX时之前到当地社保局办理相关手续领取,要求参保人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提前预约登记。
套路2:告知参保人社保卡异常或被停用
案例:利用技术手段将诈骗电话显示为“当地区号-12333”,自称12333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以“社保卡异常将被强行终止”或欠费被冻结为由,索取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姓名、密码等个人信息,或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缴纳手续费。
套路3:用“优惠政策”做诱饵
案例:冒充社保机构工作人员,以提供“优惠”的参保政策为名,通过电话诱骗参保人进行社保卡优惠办理,并要求参保人去银行转账,以办理社保卡为名实施诈骗。
套路4:伪造虚假文件
案例:假借社保经办机构名义,伪造虚假文件向参保单位及个人发放,以帐户变更为名,要求参保单位和个人预交社保费,直接将资金转入某银行帐户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
一、不要随便点击或拨打短信里的不明链接和电话。
二、社保重要政策调整或实施均会在报纸、广播、电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正规渠道进行公告。
三、社保部门办理社保费征收、社保待遇支付等业务均使用账户名为“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的单位账户,不会要求参保人转账汇款到私人账户。
四、凡以社保名义的来信或来电涉及转账汇款的,请拨打全市统一社会保障咨询热线12333或到社保经办机构现场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五、如发现受骗应第一时间向公安部门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