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强赛”收官日,四场精彩连赛让观众大饱眼福

2019-11-20 16:42 作者:张毓琪 来源:奥一网 编辑:王泽权
“八强赛”收官日,精彩比赛四连击!

11月16日,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郑毓秀杯中华诗词大会八强赛进行到第三天,当天连续进行四场比赛,是八强赛比赛序列中的第七八九十场,活动地点在中澳实验学校影视演艺中心。

第七场比赛于上午9点顺利举行,比赛双方分别是来自龙山学校与振兴学校的同学们,两队均有主选手3名和后援团成员15名,此场比赛由刘延祚老师和彭弘远老师出席并担任评委嘉宾。

比赛前,为了公正,主办方要求不带手机和资料上台。主持人清华穿汉服上台,着装甚是传统讲究,清新优雅,与西服相比更是洒脱飘逸,让人眼前一亮。

正式入座前,史明诚老师在台上,教选手们立于两侧,为选手们讲述揖礼:“‘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比赛之前,对对方表示尊重,互相行作揖礼,拱手弯腰,再起身(起身曰兴)。”于是乎,台上的选手们在明诚老师的指导下,相对而立,一起向对方作揖,表示礼让,更表现了“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的礼仪之邦的精神。这一礼仪让全场观众啧啧称赞,阵阵鼓掌,在这细微之处感受到了传统气息。

选手入座,双方自我介绍,其中龙山学校的自我介绍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句甚是响亮,开场便给了人振奋的感觉。

第一环节为“初露锋芒”环节,依旧 12道诗词接龙题,考查选手们的诗词积累。龙山学校对答如流,振兴学校也不甘示弱,奈何部分词句读错字音,背诵上也遗憾地出现了失误,故稍稍落后。到了后援团作答,振兴学校挽回了几道题。比赛双方礼仪周到,无论哪方胜败,对方以及台下支持者都莫不鼓掌。与此同时,延祚老师解读乐府诗之“乐府双璧”,又加对偶句式的工整之说,解析元稹悼亡之篇章,给人打开了眼界。这一环节,振兴学校略微落后。双方比分是125:190。

而第二环节“眼明手快”,规则如前抢答,答对加10分,打错扣10分,双方都非常积极。振兴学校欲挽回落后局面,采取猛烈进攻,抢答到的题目较多,但对错参半以至于得分不多;而龙山学校抢到的题虽不如振兴学校一半多,然则稳扎稳打,分数继续保持领先。本场,延祚老师和弘远老师讲述了燕昭王求贤之典故,现场解释了华夏历法十二时辰等知识,让观众收获匪浅。

第三环节“家国情怀”,赛事要求默写的古诗文。本环节两首诗词其中一首是于谦的《咏煤炭》,延祚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于谦的事迹。于谦为大明之首辅,在土木堡之变后,积极组织北京防御战,并拥立朱祁钰为皇帝稳定局势,整军于北京血战瓦剌兵,击败了瓦剌保卫了国家,此后辅佐代宗皇帝勤勤恳恳忧国忧民把朝政整得井井有条,然而因石亨徐有贞为明英宗发动夺门事变,于谦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处斩于市。于谦忠烈可贯日月,后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其浩然正气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最后台上台下一起背诵《咏煤炭》。

而另外一首取毛泽东同志的《清平乐•六盘山》。弘远老师进行赏析: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革命家,具备寻常文人没有的胸襟和格局,其诗文更是慷慨洒脱,他的诗词吸收古人之长处,善于创作,推陈出新,而自成一家。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而联系当下,弘远老师还请台下一名小观众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观众踊跃起身完整的背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

本环节振兴学校积极进取,虽然错字比龙山稍微多一些,但比分上缩小了一些差距。

第四环节“步步为赢”,双方为对方选题而作答,双方表现都很好。此时振兴学校进一步爆发实力,龙山学校也继续正常发挥。双方在本环节中都没有出现谬误。但由于前面几个环节比分已经有较大差距,振兴学校和龙山学校比赛最终比分为150:320。

结束后,双方进行了再一次的作揖。双方同学“胜不骄,败不馁”,华夏的礼义精神浸润其中。

比赛过程中点评嘉宾为大家讲解了很多知识,延祚老师讲解了白居易的居易两个字的含义源于《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点出很多古人之姓名字号皆源于经典。弘远老师讲述了《长恨歌》的来源历史。评委老师精彩赏析为本场比赛画上句号。

第八场:海湾中学 VS中英公学

“八强赛”的第八场比赛于当日11点开始,两支参赛队伍分别来自于海湾中学与中英公学,同样由3名主选手与15名后援选手共同构成。本场比赛由刘延祚老师出席并担任评委嘉宾,对小选手的表现进行点评的同时,更为观众带来诗词的深度解读。

比赛前,双方依旧立于两侧,为对方作揖以示礼让,以礼仪开场。

在本场“初露锋芒”环节中,双方的对决甚是激烈。比赛题目之难,甚于上场,然而双方表现毫无褪色,比分紧紧相逼。最终本环节180:180的平分收场。主持人清华念出比分,台下大声喝彩,为之鼓掌。笔者还在台下看见有小朋友在看宋词,十分感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难怪场上的代表队有如此精彩表现,正是源于他们发自内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下一环节“眼明手快”中,双方抢答的比上一场更激烈,然而这一次的题有些难度。起初海湾中学抢到的更多一点,之后中英公学更加猛烈地抢答,将比分挽回了一些。

“家国情怀”环节中,选取了两首词,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两首都是爱国诗词。辛弃疾的慷慨归义,沙场突袭痛击金人,融化成他一生的志向,北伐——辛弃疾一生的不得志而留下一生的遗憾,但他直到终老也不忘沙场血战,一心想为国效忠。辛弃疾的诗词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作为现代人,今处于和平年代,当心系祖国,安不忘危。

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气魄和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延祚老师赏析道,在大陆一穷二白的情况之下,毛主席积极乐观,用他从井冈山到遵义到延安的战斗精神,展望未来,充满了希望。在诗词中,体会到了先辈革命家的情怀!

本场双方皆无谬误。

第四环节“步步为赢”,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对决。每个问题双方都能精彩作答,但中英公学碰到的题涉及字句之中的比较细微的含义,于章句解释之时稍有歧义,因此有些地方失分。海湾中学也有几道题出现错误,但相对较少。最终双方以中英公学和海湾中学以225:315的比分结束。结束后双方起立,比分领先的海湾中学率先向对方作揖表示“承让”,中英公学也进行了还礼。

本场比赛,延祚老师解读的知识点较多,包括宋朝面临的外患以及诸胡之由来、华夷之辩,包括对儒家各学派如理学、心学、关学、朴学等知识的讲解。在场之人皆大开眼界,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第九场:中澳实验学校 VS 流塘小学

第九场比赛下午两点左右开始,对决双方是来自中澳实验学校和流塘小学,3名主选手和15名后援选手磨拳霍霍、等待答题,本场由守正老师和延祚老师担任赏析解读嘉宾。流塘小学着汉服,作为东道主的中澳实验学校着现代服饰,可谓中西结合相映成趣。

赛前,双方作揖表示互相礼让。入座之后,则开始了激烈的比赛。

本场“初露锋芒”环节,两队主选手轮流回答12道诗词接龙题目,本场题目比上场更难了些,像“却道海棠依旧”这样的词也在里面。双方作答流畅清晰进退分明,不分上下。背诵诗文之时,无半分磕绊之意。激烈程度和上场比赛比毫不逊色。

第一环节,出现了鲜有的平局,主持人惊叹地大声念出两队比分。场上再一次爆发出掌声惊呼,观众席纷纷评论“太厉害了”“真激烈”。笔者由衷被场上选手的才华和气质折服。

第二环节“眼明手快”。中澳一方表现得更为积极,不过多有出错,由于出错扣分,其分数与稳进的流塘小学分数相差不多。最终得分都接近230分。

第三环节“家国情怀”,是毛泽东同志的诗文,《忆秦娥•娄山关》。延祚老师为我们简要讲述了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经历,表现出了词作者“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为国为民的情怀。第二首是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延祚老师进行了精彩解析:作为一个心怀家国,心在沙场的士人,至死不忘收复故土北定中原的热血爱国情怀,往事越千年,让人感同身受。

双方的背诵都很不错,但是由于都有错字,故都有所扣分。

到“步步为赢”环节时,双方都抢答的很激烈。由于比赛进入最后关头,难免感觉稍有急躁,所以双方的错误都比较多。但双方分数紧紧贴着,让人时时惊心动魄。在本环节,“竟”字的意思在比赛中产生了歧义。选手的回答不符合字的严格含义,但大致接近了大意。是否给分,评委老师也进行了精彩的解读,给出令大家信服的裁决。

最终双方以305:265的分数结束,中澳实验学校比分领先。流塘小学仅仅差了两道题的分数(40分),这样细微的差距,彰显了双方比赛激烈,双方实力之旗鼓相当。赛后,双方依旧以行作揖礼作为结束。台下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将下午困倦的气氛一扫而空,实在是让人回味无穷。

第十场: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 VS 天骄小学

第十场比赛下午四点左右开始,对决双方是来自新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和天骄小学,3名主选手和15名后援选手等待答题,本场延祚老师担任点评嘉宾。介绍了双方选手和学校之后,一方小学,一方中学,一个中西合璧,一个古今结合,对决会有如何的激荡呢?看着双方观众满怀期待。

赛前,也是双方作揖,表示互相礼让。入座之后,八强赛的最后一场对决正式开始。

本场“初露锋芒”环节,题目看起来稍难,但比分又和上午一样出现平局190:190。全场最后两个队伍的比赛看起来更为激烈,观众席沸腾了。与此同时,延祚老师讲述了匹马戍梁州“梁州”的典故。“无赖”的意义和“无”字的通假字含义。

下个环节“眼明手快”中比分拉开了差距,天骄才思敏捷抢答次数多,而新安中学以稳扎稳打的法子对抗。虽然天骄小学扣分多,但总得分还是比新安中学略高一筹,天骄:新安中学270:230。

“家国情怀”环节选用了毛泽东同志最经典的诗词《七律长征》进行默写,延祚老师展开精彩的赏析。在和平的今天,我们未必一定要亲自去重走长征路,但是一定要明白是什么精神使得革命前辈们在一次次的艰难中取得成功。此精神一以贯之,指导中国之建设,直到今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人民前进的动力。

本环节双方默写无一错字,新安中学:天骄比分是280:320。

第四环节有些难度,向秀的不欲做官的典故和“烂柯人”的王质的典故是提升级的知识点。双方分数此起彼伏,在最后一题,如果新安中学队回答正确,则比分持平,可能会有加时赛,观众直到比赛最后一刻仍然捏把汗。然而遗憾的是,最后一题新安中学队回答错误。最终天骄队和新安中学队以290:330的比分为本场比赛画下句号。

在最后一刻,双方起立,天骄队彬彬有礼地向对方行礼表示“承让良多”。新安中学队也抱着开心的笑容,毫无气馁,为之回礼。,台下爆发出掌声。

比赛以优雅古朴的音乐响起,主持人宣布了活动结束。选手们、老师们、家长们和观众们谈笑风生,在回味无穷中有序离开会场。整个比赛中,选手皆是对答如流,有礼有节,“不以成败论英雄”,他们年龄虽小,但表现出的素质、修养,以及古诗文功底,让笔者以及在座观众都很钦佩。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