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深圳市大鹏新区举行2020年新春企业座谈会。会议介绍了2019年大鹏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其中产业、生态、民生“三驾马车”呈现齐步提升态势。对于2020年,大鹏新区部署了7个方面重点工作,其中涉及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民生公共服务、文化、生态、营商环境等,干货多多,尤其是环大鹏湾海岸公路、城际轨道大鹏支线、地铁8号线延长段建设备受关注。
深圳市轨道办近期梳理了2020年拟建的城市轨道、城际铁路和枢纽等项目,列出了新一年深圳轨道建设最权威最全面的建设 “清单”。
其中深惠城际“时间表”为:近期线路起自前海,止于惠州机场,并预留远期延伸至惠东的条件。全长约143.5公里,设站16座,设计时速160公里,总投资约787亿元。计划2020年9月完成初步设计,12月开工建设。
大鹏支线:起自深惠城际龙城广场站,终至新大站,长度约39.4公里,设站4座,设计时速160公里,总投资约194亿元。计划2020年11月开工建设。
盘点2019:
产业、生态、民生“三驾马车”齐步提升
2019年,新区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目标,以高质量美丽大鹏建设为抓手,稳中求进、攻坚克难,预计全年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都会有所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2018年相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2019年共完成了105亿元,新开工项目151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引进重点产业项目26个。成片整备产业用地4.88平方公里,正向全球招商。
2019年,新区生态环境全面向好,PM2.5平均浓度从2018年的23降到20.4微克每立方米,河流水质达到Ⅳ类以上,逾80%达Ⅲ类以上;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100%。新区入选了2019年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市容环境群众满意度位居全市前列。西涌片区灾后整治提升项目获得了广东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称号。
2019,新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年九大类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58亿元,占到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其中教育、医疗卫生投入分别是9.7亿元、4.3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9倍和2.5倍,建成名医工作室29个。全年开工筹集保障房3458套,新区累计开工筹建保障房2.2万套。政法工作满意度、平安创建知晓率位居全市第一,群众安全感稳居全市前列。
布局2020:
大鹏将发力7大重点工作
会上,大鹏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了2020年的新区7大重点工作,涉及轨道建设、产业发展等多个方向,令人振奋。
一是深化改革创新,争取纳入中央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同时,推动轨道交通、深圳国际生物谷等一批事关新区长远发展重大项目落地实施,积极向中央和国家部委申报创建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
二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探索建设国家级滨海新能源产业基地,着力推动生物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开发建设、生命科学产业园二期建设。加速海洋产业布局和发展,启动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和海洋大学组建筹备工作,推进海洋生物产业园三期改造升级。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环龙岐湾文化旅游板块建设及西涌片区规划提升,推动金沙湾国际乐园一期工程试营业。
三是要对标国际一流,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空间。新区3个办事处各自特色定位,葵涌全力打造城市东部中心和新区产业生活及文化中心;大鹏重点建设旅游度假休闲服务中心;南澳规划发展高端滨海旅游和国际会议中心。全力推动交通设施建设,2020年全年安排交通建设项目42个,着力推进鹏坝通道、环大鹏湾海岸公路、城际轨道大鹏支线、地铁8号线延长段建设。全面启动11项土地整备任务,为重大产业项目、交通建设和重要民生基础设施用地提供空间保障。
四是瞄准民生幸福标杆,加快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人大附中深圳学校9年一贯制二期工程、谭屋围城市更新项目配套学校、大鹏中心片区地块配套9年一贯制学校等建设。未来三年,新区新增中小学学位1740个,新增公办幼儿园优质学位1050个;着力推进深圳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大鹏新区疾控中心重点医疗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公共安全建设,推进雪亮工程三期建设,基本实现重点行业、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100%。
五是突出融合发展,加快打造现代文明时尚城区,全年推动文化建设项目14个,推进大鹏所城创建历史文化特色街区、文化旅游示范片区、夜间经济示范区,面向全球启动深圳海洋博物馆规划设计,并将在2021年动工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完成20个花景大道、花漾街区等多维绿化项目,推动葵涌生态公园等5个大型综合公园绿化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智慧大鹏”建设,推进数据治理和信息资源共享利用。
六是立足可持续发展,2020年内15个河流整治工程全部完工,污水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深化生态环境治理,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开展裸露土地扬尘治理,持续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完成森林复绿面积1204公顷。争创国家级海洋公园,加强大鹏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切实提升治理能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全面普及掌上政府、指尖政府,让市民办事少跑腿、更舒心。
七是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优化执法环境和营商环境,打造一流的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抓牢廉政作风建设,坚决用制度管人、管钱、管权、管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