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上午11时17分,后亭社区工作人员小杨手机上收到一条预警信息,他立即翻看报警录像,原来是社区志愿者把代购的生活用品放在了社区内一位需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家门口。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打开了家里的大门取走生活物品,随后又关上了门。这一切,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沙井街道利用家庭移动监控,提高居家隔离人员管控力度,实现14天居家隔离全天候无间隔管控,确保不漏管、不脱管。
为切实加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做好疫情发生地来往人员的管控工作,严格落实“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沙井街道率先采取技防手段,通过在居家隔离家庭门口安装移动监控、利用无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筛查、远程办公软件、安装水马,减少人员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切实提升疫情防控效率。
安装家庭移动监控实时监测
据悉,沙井街道向深圳电信宝安区分公司租赁了1000套家用移动监控设备,安装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家门口、楼梯、电梯口以及重点路口,实行24小时无线监控,为疫情隔离提供有效保障。摄像头通过wifi连接路由器,监控视频与社区工作人员手机或电脑对接,也可以连接管控中心,24小时开通,一旦隔离人员出入出现异常,小区内工作人员的手机就会响铃,一方面确保居家隔离人员外出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隔离人员需求,做好服务工作。
为了与疫情抢时间,尽快提升沙井技防水平,街道社会事务办、维稳综治办、各社区和电信公司连夜加班加点,采购、安装、调试设备。截至2月6日下午,已完成安装家庭移动监控56套,其中东塘社区2套,民主社区15套,壆岗社区34套,后亭社区5套。接下来,沙井各相关单位将继续加班加点,加快家庭移动监控的安装,确保居家隔离点、重点区域全覆盖。届时,1000套家用移动监控设备将投入使用,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家庭移动监控安装在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家门口,不会侵犯他们屋内隐私,大家也都比较配合。只要门一开,与该设备相连的手机立即收到报警信号。”后亭社区党委书记说,没装探头前,每个点都需要派人看护,有了家庭移动监控,就能把人力解放出来,用到排查等人力紧缺的岗位上,也减少了工作人员与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接触,有力保障一线人员的身体健康。
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了从湖北回沙井的居家隔离观察群众了解到,他们对街道采取安装无线监控的技防手段表示赞同和支持,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手段。“有了家庭移动监控,工作人员不会频繁上门,我们生活不会受到干扰,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心理压力。”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体温筛查
沙井商会订了两台共价值27万元的医疗级高精度门框式红外体温监测仪赠送给沙井人民医院。据了解,该仪器内置了22台医疗级高举高难度微型24小时动态红外体温监测仪,可实现全方位无死角对通行人员进行体温扫描筛查,测量准确度经药监局检测所第三方机构认证,测温时间小于0.1秒,通行效率高,不会造成拥堵,大大减少就医群众的接触,有效控制并减少发热疫情的蔓延。近两三天仪器调试完毕即可投入使用。街道也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小区、和企业也采购高精度门框式红外体温监测仪,提高测温效率和准确度。同时,在21个社区所有城中村、小区实行围合式管理,只留出一个出入口,利用手持式无接触式红外线测温仪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盘查登记,确保及时发现人群中发热患者,引导其科学规范就诊。沙井利用红外高科技为人民群众建立起一道道“火眼金睛”的疫情监测防线。
筑起一道1500米水马防疫“围合墙”
壆岗社区股份公司出资购买水马,在壆岗旧村南北区连夜筑起一道1500米水马“围合墙”防疫保障居民健康安全。壆岗旧村南区围合面积近13万平方米,原有大小路口126个,现实施临时全封闭围合后,共设4个出入口;壆岗旧村北区围合面积近31万平方米,原有大小路口162个,现实施临时全封闭围合后,共设4个出入口。壆岗旧村南北区共8个出入口均设立了疫情防控监测登记点,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对进出人员认真核对身份证,逐个检测体温,并建立台账。
鼓励企业采取远程办公模式
为减少人群聚集和流动,沙井街道大力宣传防疫期复工注意事项,实行复工生产报备制度,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采取远程办公模式,利用办公软件、微信群等方式在家完成相应工作。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采取错时、弹性等灵活计算工作时间的方式,减少职员通勤和接触,避免人员聚集而诱发疫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