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评:中秋,从家国情怀说起

2020-10-01 21:07来源:南方网编辑:管玉慧

c5cd06c4ee2c94ee.jpg

(漫画作者:陈瑞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八月十五,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月饼,共同赏月。即便相隔万里,也会在这天通过一个电话、一个视频,寄托自己的思念。作为中国人精神谱系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中秋节一直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流传至今,是继承和发扬亿万中国人家国情怀的民族传统节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猜灯谜、赏桂花,在中秋节这天,无数中国人沿着先人的脚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一天的重视。对于人们来说,“心心念念”的中秋节恰好在“秋分”和“寒露”两个节气之间,也是各种农作物丰收的时节。“金秋菊黄蟹正肥”,一家人坐在一起,绽放舌尖的是幸福与甜蜜,跃动指尖的是欢庆与团圆。

  十四亿炎黄子孙对中秋节有着格外高的认同感。一代又一代流传至今的中秋节,不仅代表这一天会有庆贺,更寓意着中国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有着心中的家与国。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只要有中国人在的地方,中秋节必定是张灯结彩,充满欢声笑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对于中国人来说,节日里的团聚,饱含着中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深沉的皈依,也是指引无数中国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不惧艰险的强大精神指引。

  有国才有家。数千年传统的延续,中国人始终有着最为强烈的家国认同感。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再到如今的“家国情怀”。站在时代的浪尖上,无论国家遇到多大的困难,无数中华儿女总会前赴后继,守护我们的国家。从抗日战争到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最需要的时候,中国人始终能够站得出、挺得住,正是源于我们心中建设“更好的家、更好的国”毕生追求。

  不管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亦或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国诗词里,对于月亮的描述有太多太多。月亮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的追求,激励着人们不断向前的精神鼓励。在奋斗中,我们和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强盛进一步融合在一起,成为推动时代发展不断前行的重要组成力量。

  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中秋节,不仅代表着团聚,更代表着一种守护。守护我们的家与国,因为那里有尊敬的长辈,有深爱着的亲人,有充满期待的未来,为了她更美好,不断奋斗和奉献自己。凝心聚力再出发,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斗精神,去建设我们的家与国,去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最美故事,这正是融入每个人血液里的家国情怀。(南方网张悦)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