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育40年发展,离不开无数在一线默默奉献,用爱与智慧开启学生未来的老师们。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在变,但人们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并未改变:他们拥有专业素养、独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情怀,热爱、尊重学生且为之无私奉献,走进学生心里。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与琐碎中,为孩子们织梦造梦。
“我在这里庄严地承诺: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上好创新教育的课,一辈子陪伴、引领、指导我的孩子,引领他们开拓创新、跨界融合!”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邓玉琳老师在领奖台上激动地说。今年7月16日,南山区基础教育系统“年度教师”评选结果出炉,邓玉琳当选南山“年度教师”,并于次月荣膺2020年深圳市“年度教师”。
邓玉琳是一名教龄31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她尤为看重学生的创新能力。近13年,她用“图书馆阅读+实验室写作”的跨学科培养模式带领学生学习语文。每个月,她用三周时间高效完成语文教学,剩下的一周进行科学探究,同时将四、五、六年级的课文重构,结合科学阅读,开发多个微课程。
如今的邓玉琳,已成为学生口中的“小院士之母”。她和她的团队共培养了33位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3年中,百余名孩子获奖,5名孩子申请获得国家专利。她通过5C育人模式、跨学科模式的迭代升级,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解决方案,为TEAM教学、课程建设提供课标,为小院士的培养、论文写作提供可复制的模型,也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构建探索出一整套深度融合的路径。
“过去把语文归为人文类课程,容易产生科学与语文无关的误解,其实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文化生活,理应成为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话题、主题或载体。”邓玉琳强调。因此,10多年实践教学的摸索,他们逐渐建立了一套小学科学文本阅读写作的操作模式。10多年来,邓玉琳的学生完成了1500多篇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