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取消充电器赠送,消费者能接受吗?

2020-12-30 10:33作者:郜小平来源:南方+编辑:许素霞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多一份赠品,你会怎么选?

12月28日晚,小米发布新款手机小米11,其中的神来之笔是,发布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表示,小米将提供标准版和套装版两种包装,二者定价均为3999元起,唯一的区别在于标准版不含充电器和数据线,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多一份赠品,你会怎么选?

取消赠送充电器是趋势?

行业调侃小米如果动真格取消充电器赠品,这是跟苹果“学坏”了。今年,苹果在新品发布时,率先取消了充电器和耳机附赠,如果要就得另外掏钱。

有消费者也会疑问,像苹果那样直接取消充电器,会不会是一个趋势。事实上,随着快充的普及和充电口的统一,充电协议更加兼容,未来用户出门只需要带一个充电头就可以满足所有充电需求,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充电头了。

比如,目前市面上热销的三口65W氮化镓充电头可以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体积小巧又轻便,并且兼容几乎目前市面上所有设备,手机、平板、笔记本、Nintendo Switch都可以使用。在快充协议上,X21支持QC3.0、PD3.0、PPS、FCP、SCP等多种协议,苹果、华为、三星等手机的快充协议全都支持。

但这样的想法恐怕会落空。可以看到,除了拍照、AI技术、全面屏等技术,手机厂商之间的比拼现在已增加了一个“快充”,除了越来越大的功率,充电方式和技术层出不穷。快充和新的充电器实际上成了手机厂商在同质化比拼之下一个新的突破口。

电信分析师付亮对此评价说,关于手机送不送充电器,其实关键是手机的充电器是标配还是个性产品。如果是仅适用于少数几款手机(还是自家品牌,且同批推出),买手机几乎必须买充电器,那不送,就是耍流氓,“例如,一边推很牛逼的个性化快充,一边不送充电器。当然,对卖场有好处,充电器毛利比手机高多了”。

消费者会买单吗?

正是因为普通版和套餐版价格一样,会让更多买到套餐版的人产生一种我居然“赚了”的错觉,很难说,小米让用户自行选择的做法,能有多少效果。

不信,你可以先做这样一道题:以下两个商品,大家会选择买哪个?

商品价格90元,邮费10元;

商品价格100元,免邮费。

商品一模一样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第2个;甚至在选择1中将邮费降低为8元,也有更多的人将选择第2个。

但凡有过网购经验的人也一定深有同感,产品不包邮,心里那是一万个不痛快,产品包邮哪怕是总价提高,也好过“产品收费+物流收费”。

因为“邮费另算”引发了消费者二次“厌恶损失”,换句话说,就是付了两次钱,让消费者觉得这下亏大了。

也就是说,比起收益,我们对损失更敏感,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有经济学家测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也就是说,捡了200块钱的开心程度,远远比不上掉了200块钱的伤心程度。我们对“损失”和“收益”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导致了我们对二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不一样,继而影响了我们的行为选择。

再举个例子,前几天,笔者去一家汕头濠江海鲜风味馆喝粥,茶位费是6块钱一位,明码标价,笔者能接受,但是在结算的时候突然多了2块钱,当然就去问为什么,答曰是1元/位的餐具费(2人同行)。

笔者当场就很不爽啊,你如果把茶位费算成7块钱一块,也好过你“6+1”分开算啊。这实际上也是“二次损失”。顺便说一下,茶位费算不算霸王条款?同样的连锁餐厅,很多是外地不收就专坑广东人。

免费的代价是花费更多

人的“厌恶损失”心理也被广泛应用于营销领域内,潜移默化的改变和引导着消费者的行为。这种零价格(也就是免费)有⽆限⼴阔的⽤途。

它常⽤做价格折扣和促销⼿段,比如,商店“买⼆送⼀”,你有没有为了那个“送⼀”⽽买下那两个你根本就不需要的东西?

拿免费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错。问题在于,它引诱你在它和另⼀件商品之间挣扎——并引导我们作出不明智的决定。

多数交易都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免费使我们忘记了不利的一面。免费给我们造成一种情绪冲动,让我们误以为免费物品大大高于它的真正价值。

假设你在喝酒,其中⼀种牌⼦的啤酒是0卡路⾥的,另⼀个牌⼦是3卡路⾥的。尽管两种啤酒中卡路⾥含量的差别忽略不计,0卡啤酒给你的感觉是,它才是正确选择,才有益于健康。喝着它,感觉真是太好了——服务员,再来⼀盘炸薯条。

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商业交易中的附带条件只是企业的一种促销手段,最终它将成为明赠实卖。

总之,消费者并不总是理性的。这一次,小米将供标准版和套装版两种包装定价相同,短期内来看,形式大过意义,很难说有什么用途,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它逐步将充电器与手机分离,为未来充电器单独定价,不再以免费形式提供给消费者,消费者才会考虑要不要掏钱买多余的充电器。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