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生前预嘱”为何没写入民法典?

国家卫健委答复政协委员立法条件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2021-03-01 08:32作者:宋承翰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如何有尊严地面对死亡,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广州番禺市桥医院康宁科,护士在临终关怀病房照顾老人。

如何有尊严地面对死亡,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民法典提出,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有分析认为,这在法律中引入了“尊严死亡”的概念,不过,这四个字并未明确写入民法典。

国家卫健委在近期公布的一份对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实施生前预嘱,推进落实舒缓医疗的提案》的答复中披露了答案。

国家卫健委称,相关部门综合考虑各方意见、现实条件、技术标准等因素,认为目前立法条件尚不成熟。因此,上述内容未能在《民法典》中予以体现。“生前预嘱”及成立“生前预嘱注册中心”等做法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安宁疗护多层次服务体系

初步构建

在业内人士看来,安宁疗护是为了让死亡有尊严。其主要针对现有医疗技术无望救治的患者,不以延长临终病人生存时间为目的,而是以提高病人临终生命质量为宗旨。

“老年人是安宁疗护服务的主要对象。”前述答复称,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安宁疗护工作的部署,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在加强安宁疗护服务的顶层设计、完善支持政策、进行试点探索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例如,2019年10月,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两批安宁疗护试点。第一批于2017年在北京市海淀区、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普陀区、河南省洛阳市、四川省德阳市启动。第二批包含71个市(区)的试点,已于2019年启动。

“目前,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构建了市、县(区)、乡(街道)多层次服务体系,形成医院、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和远程服务5种模式。一些省份参照国家试点启动省级试点,全国安宁疗护服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国家卫健委称。

据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设立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有354个,上海市已有7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安宁疗护服务,多层次、多形式的安宁疗护医疗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国家卫健委:

正在组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此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当前需要解决安宁疗护谁来做,患者、医保如何支付服务费用,如何提高医院的积极性等问题。同时,解决安宁疗护的标准、改变公众的观念等问题。“安宁疗护不是有病不治,而是在没有能力治疗的时候不要让患者承受额外的痛苦。”

前述答复称,我国尚无关于安宁疗护进入方式和程序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卫健委对“生前预嘱”等具体做法高度关注,始终与相关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和专家保持联系,突出强调实施安宁疗护要严格遵守“充分知情、自愿选择”的原则。

国家卫健委称,正在组织开展“安宁疗护人文关怀体系”课题研究,组织制作安宁疗护教学片、安宁疗护宣传片、生命教育科普视频,积极支持安宁疗护宣传倡导工作。

“您在提案中建议通过‘生前预嘱’等方式实施安宁疗护,解决一些疾病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低、国家和个人医疗费用负担重等问题,对此我们表示赞同。”国家卫健委称,在民法典起草的过程中,国家卫健委曾就临终关怀、尊严死亡、生前预嘱相关问题开展专门的课题研究,召开专家研讨会,听取意见,研究形成课题报告和具体意见并报送有关部门。

但据介绍,相关部门综合考虑各方意见、现实条件、技术标准等因素后,认为目前立法条件尚不成熟。因此,上述内容未能在民法典中予以体现。“生前预嘱”及成立“生前预嘱注册中心”等做法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

  计划

  “深入研究探讨安宁疗护相关立法事宜”

针对安宁疗护等相关工作,国家卫健委也在答复中披露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加强安宁疗护的宣传倡导。继续深入开展对医学生、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理念和知识教育,以重症疾病患者及其家属为主要目标人群,加强对全社会的生命教育,为推动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认真总结推广安宁疗护试点经验做法。全面掌握试点工作进展,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推广试点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同时,继续支持社会力量、社会资本举办安宁疗护中心,参与安宁疗护服务。

三是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加强工作调研,进一步研究实施“生前预嘱”和成立“生前预嘱注册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密切关注通过实施“生前预嘱”进入安宁疗护服务的积极探索,认真研究有关社会组织、律所等机构进行的尝试,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监管。深入研究探讨安宁疗护相关立法事宜,适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

广告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