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市场的晴雨表恒生指数近日迎来重大变革。3月1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公布了优化恒生指数建议的咨询总结,宣布将对恒生指数成分股进行调整,这是恒生指数自1969年创立5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扩容。
此次恒指改革,目标是在2022年中前将成分股由当前的52只增至80只,并将最终数目固定为100只。此外,还包括按行业挑选成分股、放宽上市时间要求、保持香港公司代表性以及调整成分股权重等五大变化。
本次恒生指数编制改革究竟怎么改?优化后的恒生指数又会使得港股市场将会迎来哪些投资机会?
五大调整:指数大幅扩容、行业代表性扩充、新股可被迅速纳入
本次最为明显的调整之一是成分股数量的扩容。按照此前恒生指数公司的改革咨询方案,拟将成分股数量提升到65-80只。恒指公司研究及分析主管黄伟雄在发布会上表示,“何时增至100只,暂时并无具体时间表。香港市场是一个成熟市场,上市公司种类、数量多,有足够的深度,我们认为增至100只是一个合适的目标。”
恒生指数诞生之初仅有33只成分股,直至2007年才开始纳入H股,成分股数量增至38只。2012年,增至50只,在去年12月增至52只。2月26日,恒生指数公司宣布截至2020年12月底的季度评估结果,又将阿里健康、龙湖集团、海底捞国际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数目进一步由52只增加至55只,此次变动将于3月15日生效。
其次,除数量外,本次还对恒指成分股的行业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扩大行业的代表性,行业分类也从目前的12个合并成7个。恒生指数成分股将从:1)金融业,2)资讯科技业,3)非必需性消费和必需性消费,4)地产建筑业,5)公用事业和电讯业,6)医疗保健业,7)能源、原材料、工业和综合企业等七个行业组别中选出,目标是使每个行业组别的市值覆盖率不低于50%,行业组别的构成至少每两年检讨一次。
此前,恒指成分股中的金融行业占比过大长期为市场所诟病。根据恒指的模拟测试,如果将成分股数量增至80只,金融业的占比将从目前的40.3%下降至32.8%。地产业占比也将从6.7%下降至6.2%,消费公司权重从10.4%提升至14.2%;医疗保健公司权重从4.6%提升至7.4%。
三是放宽上市历史要求。上市历史要求将缩短至三个月。按现行规定,一般上市公司须在上市两年后才能纳入恒生指数,市值前25名的公司可逐级缩短纳入时间。这一条件的放宽将使得指数适时纳入新上市股份更加灵活,但缩短后的纳入门槛仍高于其他国际指数。
四是保留香港公司在恒生指数中的代表性。恒生指数公司将维持香港公司成份股的数目为20至25只,有关数目至少每两年检讨一次。伴随大型中资公司赴港上市,香港本地公司在恒生指数中权重占比已从2016年年底的45.3%下降至当前的41.5%。
第五,对所有成分股采用8%的权重上限,不限是否为同股不同权/第二上市公司。当前,恒生指数中普通成分股权重上限为8%,而同股不同权和两地上市公司权重上限为5%,友邦保险和腾讯的权重都曾达到10%的上限,而阿里巴巴和美团则限制,权重不超过5%。
恒生指数公司行政总裁巫婉雯表示﹕“优化后的恒生指数将进一步提升其代表性,并使指数变得更均衡及多样化。建基于恒生指数超过五十年的市场历史,这次的优化将保持恒生指数为香港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指标,并继续与市场同步成长及演变。”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对记者表示,恒指80可比媲美国际主要指数,指数覆盖率大幅增加,代表性提升更好反映港股市场及真实的经济结构,巩固香港股市成为中国离岸新经济市场的地位,甚至成为恒生指数扭转过去十年有波幅而没有升幅的催化剂。
恒指获优化后,根据指数公司的模拟结果,纳入更多重要龙头公司和蓝筹公司后,指数成分股的市值覆盖率可以较2021年1月的56.5%提升至71.2%,同时成交额也将从50.2%升至66%。科技、医疗保健及消费行业是大赢家,其中阿里及美团的权重从5%提升至8%。三大新经济行业权重占比将达到50%,媲美标普500指数的58.5%及MSCI中国指数的50.5%。
根据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团队的测算,此次调整后,新经济占比将大幅提升。在80只成分股假设下,整体指数权重分布会进一步向新经济倾斜,从当前44.5%上升至52.4%,如信息科技从26.9%升至28.6%,大消费从10.4%升至14.2%,医疗保健从4.6%升至7.4%,这一变化更贴切地反映香港市场受益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公司不断回归和上市,也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追踪。
就是否会有大量未有盈利的公司会被纳入蓝筹的疑虑,颜招骏表示,由于恒指公司保留考虑股份“财务表现”作入选准则,因此不必过于担心。未来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将会提升,但股息率会降低,由于恒指纳入更多经济周期敏感度较低的新经济龙头企业,可降低整体指数的波动性。
另一方面,恒指公司按7个行业组别选择成分股,获纳入的新贵估值将有所提升,主要是流动性溢价,但同时预期抱团的情况将愈趋激烈,二三线股份更难获得大额资金关注。随着整体指数的盈利增长率及市场结构日益改善,将吸引更多中外增量资金流入港股市场,恒生指数有望复制美股的长期慢牛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