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首届本科生毕业

2021-06-28 09:31作者:蔡敏玲来源:南方网编辑:黄晓航
中俄教育在深结硕果

怀揣俄语翻译梦想,渴望进军外交事业的拼搏学霸;深受俄罗斯老师感染,立志成为“数学家”的数学才子;在国际刊物崭露头角,组建起大学第一个舞蹈社的理工男孩;“功名利禄一身轻”,想到基层贡献青春力量的热血女青年……2021年6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下称“深北莫”)的第一届本科生即将毕业,提交他们大学四年的优秀答卷。

2017年9月13日,深北莫举行首届开学典礼,在中俄两国元首贺辞中迎来第一批新生。四年过去了,伴随着首届本科生的成长成才,深北莫的宏伟发展也从蓝图逐步照进现实。

作为国内第一所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大学,深北莫以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承载国家“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使命,在四年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学科建设、强化办学实力,为新时代中俄战略协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提供高水平学术成果。

在这所自诞生起就备受瞩目的大学里,一批既掌握前沿科技人文知识又全面多元发展、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学子,将奔赴各地,继续奋勇拼搏、逐梦前行。

始于中俄合办特色,忠于一流大师风范

对于首届本科生刘心慧来说,选择深北莫,是她迄今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最初吸引她的,是深北莫作为世界上第一所中俄合办大学的特殊存在。而待她真正走进深北莫后才发现,这所学校还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由此构建起来的一套既严格又包容的培养体系。

“我们的许多任课老师在国际上颇负盛名,在学科领域方面也相当有建树,发表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论著,有的任课老师甚至就是你手上教材的编写者。”刘心慧说。

目前深北莫232名本科主讲教师中,除新开设的工程系外,所有专业课均由莫斯科大学委派的俄罗斯老师任教,形成了以莫斯科大学教师为主体的国际化教师队伍。在这支队伍里,83%的老师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的专业技术职务。

“要知道,莫斯科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相当于清华和北大。”材料系李毓茂同学表示,选择深北莫意味着在深圳就能接受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教学,这一切都让深北莫彰显着浓浓的“国际范”。

“判断一个专业好不好,一是看师资,二是看课程,深北莫这两点都非常符合我的期待。”四年前,看重莫斯科大学数学系的国际声誉,徐名川选择不调剂地报考了深北莫的计算数学与控制系。入学后,老师教学能力强、课程设置科学,专业学得广、学得深是他对深北莫人才培养的切身感受。

事实上,近年来深北莫的师资力量不断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在2021年首届深北莫国际青年论坛上共收到150余份来自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海内外知名高校青年学者的简历。2020年5月至目前,学校公开招聘全职教职工42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3人,行政教辅人员19人。新引进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22人、副高以上13人,具有在境外求学或工作经历1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符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申报条件11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理工大学委派3名教授分别担任了学校材料科学系、经济系和生物系第一副主任,莫斯科大学主导的5个系第一副主任配备取得重大突破,两所合作方大学在深北莫联合育人的格局初步形成。此外,学校聘请了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主席叶江川为首席专家,聘请了女子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冠军得主、国际象棋男子特级大师赵雪担任体育教师,为壮大国际大师级师资队伍添砖加瓦。

截至目前,深北莫已引进副高级以上科研人才13人,有海外或境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求学或工作经历的1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铸就硬核王牌专业,培养国际复合人才

深北莫采用中文、俄语、英语三语教学,为让俄语“零基础”的学生尽快熟悉环境,每名新生在开学前都要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俄语强化培训”。由于引进莫斯科大学资深俄语教师资源全程授课,采取小班制、沉浸式的教学模式,在深北莫,俄语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

“我们的俄语老师极其负责任,甚至比高中老师还要严格。在这种氛围带动下,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拼命,想不学习都困难。”俄语系的张琳回忆起大学四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常常和小伙伴为准备每月一次的大考,挑灯夜战学习的画面。

回望这段时光,勤奋给她带来成长的“蜕变”。在她参加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她取得俄语笔试140分的高分(满分150分),创下了近几年该门考试最高分的记录,最终以初复试第一名被俄语口译专业录取。谈及这份成绩的取得,她将其归结为深北莫长期的专业训练、精细化的培养,以及身边学霸伙伴的精神激励。

如果说张琳是俄语专业学生的典范,那么材料系的李毓茂则是深北莫“俄语+”专业学生的榜样。四年间,李毓茂用汗水和激情写下了漂亮的履历:大二时,他加入俄罗斯教授的太阳能电池研究组,接触国际前沿知识;2020年,与导师彼得罗夫合作在著名一流国际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2020年影响因子达9.567);他还身怀舞蹈绝技,组建起大学第一支舞蹈队……成绩优异、多元发展的他最终收获莫斯科大学伸出的橄榄枝。

“其实,深北莫的本科生有着独特的强竞争力。除了学俄语外,他们还要学金融、数学等专业课。他们英语也很扎实,堪称双外语的复合型国际性人才。”俄语系硕士刘雪莲评价道。

实际上,陪伴他们共同成长的,是深北莫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8月,除原有六大本科专业(俄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经济学)外,学校还增设工程系,由北京理工大学全力支持建设。2020年11月,深北莫俄语专业成功晋级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将数学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目标进行全力打造。2020年,学校的招生规模扩大到553人,比2019-2020学年增加一倍。学校俄语专才、国际型复合人才越来越受青睐、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

匠心打造育人摇篮,厚植“深北莫情怀”

四年前,深北莫的本科生还在只有独栋的过渡性校区上课,而现在,他们在崭新漂亮的永久校区毕业离去。回顾过往,学校精心的培养和无私的条件创造,让他们感受到了深厚的“深北莫”情怀。

除教师极其负责外,深北莫校领导和辅导员也成为毕业生的念想。深北莫定期举行“校长见面会”听取学生意见,辅导员也会轮流和学生吃早餐询问每天情况。此外,每学期的“俄罗斯茶”活动、一年一度的“谢肉节”和包饺子活动,都让学生和老师沉浸在浓浓的师生情中。为让中国学生深入了解俄罗斯文化,学校还会每年举行冬、夏令营,让学生能够走出国门,亲身体验俄罗斯风情。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践行民族复兴使命

今年6月26日,深北莫100名首届本科毕业生将迎来毕业典礼,其中中国籍本科生96名,象征着中俄合办的本科教育首次在深圳结出硕果。日前,校方透露的一份毕业生去向数据颇为亮眼:

截至2021年6月18日,深北莫96名中国籍本科毕业生中,71人获得本校或国内外其他高水平大学入学资格,升学率为74%;9人获得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毕马威公司、亚马逊公司等知名企业、事业单位录用资格,当前毕业去向落实率83.3%。此外,部分同学正在准备莫斯科大学的研究生考试,待录取名单公布后,毕业去向落实率将会进一步提高,预计初次就业率将超过95%。

在深北莫的优秀毕业生中,不少学生选择前往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而17级俄语硕士毕业刘雪莲则选择回到家乡参加基层建设。曾经怀揣着俄语梦想、想成为翻译人才的她,无意间读到国家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政策,产生了极大兴趣,萌生了回到家乡、为基层做贡献的想法。在她看来,青年人就应该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和祖国做些改变。

与她一样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深北莫学子还有许多。一直以来,深北莫便注重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在寒暑假,深北莫学子深入贫困地区中小学,建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灯塔公益书屋”,走进什石洋村调研新农村建设与红色文化。在志愿服务和科教中,深北莫学子将红色基因精彩演绎并加以传承。

站在新的征程上,深北莫将继续为培养既爱党爱国、能担重任,又掌握世界前沿科技与人文知识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后备军不懈努力。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