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高级中学:红色精神促发展 建设卓越品牌高中

2021-07-02 09:37作者:陈熊海来源:南方网编辑:黄晓航
推动融合

两上《新闻联播》,四上“学习强国”,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培养出高素养的师生团队,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卓越品牌高中。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推动党建与师生成长成才融合、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融合、与学校发展目标融合。

党建引领思政教育

培养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

从自身的经历和见闻讲起,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马锐雄结合图片和视频,将同一时期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在《知史明责,强国有我》思政课中生动地阐述了中国百年强国之路、新中国成立70年的成就、深圳特区成立40年以来的飞跃发展以及青少年担负的使命和任务。

“我们很幸运与新时代同行。”在思政课上,马锐雄寄语学生要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与时代同步、与未来同向,胸怀大志、知行合一,无愧于这个时代。

党委书记带头上好思政课,学校将思政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提升新时期新青年的新面貌。

近两年来,龙岗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左发为学校学生上了《人民至上——中国抗疫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思政课,马锐雄给全校学生上了《知史明责,强国有我》《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两堂思政课。学校思政课教师利用时评课、辩论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党史、国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除了常规课堂,让思政教育在更多平台、用更新颖的方式传递正能量,龙城高中也有不少探索。

“或许我们曾感迷茫,或许我们曾有彷徨,或许我们曾想退缩,但是,照进梦想的那束光芒,一直都指引着我们奋力追赶,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残酷。”这首由学校师生共同创作的名为《少年》的MV引发了学生共鸣,该MV同时入选“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摄影、摄像、表演及剪辑技术等课外课程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了思政教育内容,学校将艺术拓展性课程与思政教育主题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制作校园影视作品提升自身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展现艺术才华。除《少年》外,《我们的战役——中高考加油》等作品也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科普剧《科学治谣》登上了“科普中国”APP。

此外,学校还着力开辟思政教育新阵地,以影视传媒艺术中心为基础建设远程教育平台,整合制作各类时政评述、法治宣传、党员优秀事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专题报道等微视频,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同时,学校将思政教育与科技节、文学艺术周、体育艺术节、社团活动等系列活动相互融合。在海模社“红心向党”遥控竞赛体验活动中,学生们遥控南湖红船,10个标靶标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时刻,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学生还创作并展示了互动式节目《职业生涯初体验》、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美声歌曲《把一切献给党》等。

党建引领师德师风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团队

在校园实行封闭管理的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制定了《延迟开学期间党员志愿活动方案》。在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学校每天安排至少3名党员志愿者,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清洁、消杀、搬运等工作中,开展服务共计160人次,让“红马甲”成为校园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深圳龙岗频道《党建新视野》栏目专题报道了学校党员教师筑牢防疫战线、助推返校复课的先锋模范作用。

“对教师来说,党建首先要解决价值观问题,让教师队伍更好地坚定初心使命,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想信念,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强化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马锐雄表示。

为此,学校以“党员志愿者”的形式,强化党员教职工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的信念。学校建立党员教师志愿服务机制,固定每月一天为服务日,将家长会、校园开放日、体育艺术节、迎接高一新生报到等确定为服务内容,要求党员志愿者宣誓服务承诺,在时间、地点和人员方面形成长效服务机制,确保党员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还先后组织党员代表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在线参观“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增强党建工作亲和力,强化教职工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党组织通过微信群、钉钉群、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线上学习活动,鼓励党员自学并参加网络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做到党员理论学习“不停课”。

学校开展全面、广泛的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寻找身边的‘四有’好教师”等方式选树先进典型。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党员教师:党员谌高前寒暑假和节假日坚守在任务繁杂的后勤管理岗位上;党员张小妮、黄真真、蒋雁钦提前结束产假投入工作;特级教师、深圳市年度教师方静,手术后拄拐杖回到高三岗位;支部书记罗明军、老党员叶正言胸怀大爱,支教广西。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鼓舞身边人,求真务实的师德师风教育,强化了教书育人的重任担当。

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学校多措并举优化党员比例,加大在学校急难险重的一线岗位、名校毕业生、引进的高端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打造“名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名校毕业生”的教师团队。目前,学校正编教师266人,其中党员有136人。

党建引领攻坚克难

机制建设聚合师生向心力

她身为深圳市年度教师,在线给全校3000余名师生上开学第一课;作为教学处副主任,大年初五开始,她起草三个年级网络学习的方案,在网络上为学生搭起在线学习平台;她是高三把关教师,在上好本班线上课程的同时,承担了年级的线上公开课及龙岗区的新教师线上培训、初高中衔接教育和中考在线辅导。在疫情最严峻时期,作为一名党员,学校英语教师方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担起了一名党员教师应有的责任。

“作为党员以及英语学科组组长,不能只拘泥于完成本职工作,而要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比别人做更多的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大家共同进步。”方静说。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面对困难,党员率先挺在第一线,发挥自身的先锋带头和引路作用。而这也是党建引领学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法宝。

面对学校近年来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临退休教师数量多、青年教师少的难题,学校党委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党支部建在学科组,支部书记就是学科骨干或带头人,党小组组长担任备课组长,通过“双培养”“师徒结对”等具体措施,整合全校33人区级以上名师以及20个名师工作室、6个特色工作室力量,加强教师培训和学科研讨,解决学科均衡和优质发展问题。

鼓励党员教师主动研究新课改、新高考,提升学科教学能力;应用新技术,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拓宽新视野,引领学生多元发展。今年高三年级是广东省参加新高考的首届学生,教师们面对新挑战展现了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优秀品质。第六支部党员曹雪梅担任年级主任,带领党员教师游建龙、姜严、何龙发挥“头雁效应”,开展调查研究,查找问题,找准路径,率先推行导师制、走班制,尝试精准培优和补偏。

此外,在机制方面,学校实行党员干部挂点联系年级制度,通过党委委员、党员行政干部挂点联系指导年级组,调动并督促党员名师成为学生人生和学科导师,形成以党员名师为主的拔尖学生培养专家库,设立9个高考学科辅导室,建立名优教师答疑“专家门诊”等制度,提升尖子生培养质量。

“学校年度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大部分是党员,这也体现了党员在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成为排头兵,彰显了其先锋作用。学校通过一系列机制建设,让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大家攻坚克难,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这也是学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体现。”马锐雄说。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