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4日22时30分,迈阿密戴德县县长丹妮拉·莱文·卡瓦宣布发生坍塌的事故的迈阿密居民楼剩余部分已被拆除,搜救工作将在评估拆除后的安全状况后恢复。南都记者从迈阿密政府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解到,目前事故已造成了24人死亡121人失踪。
据南都此前报道,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在当地时间7月3日表示,由于热带风暴“艾尔莎”下周可能会影响佛罗里达州,使得大楼的剩余部分存在继续坍塌威胁救援人员的危险性,当地政府决定对大楼剩余部分进行拆除。
据卡瓦介绍,拆除大楼的方式是在大楼关键部位使用小型炸药,依靠重力使大楼自行坍塌。由于拆除工作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灰尘等颗粒物污染空气,大楼附近的居民已经被撤离。
由于拆除大楼的计划,事发地的搜救工作从当地时间7月3日16时开始暂停。当地时间7月4日晚10时30分,大楼的剩余部分已被拆除。卡瓦表示,当在对大楼废墟评估安全后,搜救队将重新开始搜救工作。
据南都此前报道,迈阿密当地政府曾表示,失踪人员家属已被告知拆除大楼和搜救工作暂停的决定,他们“表示理解”。但也有外媒报道称,有失踪人员亲属在得知搜救暂停的消息后表示不可接受,认为这是“毁灭性的”。
据迈阿密政府7月4日通报,目前迈阿密大楼坍塌事故已造成24人死亡、121人失踪。目前大楼坍塌事故的原因仍在调查,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因海景房抢手,佛罗里达南部的房地产开发商经常“寻求变通办法”应对当地建筑高度法规限制,增建顶层公寓,以提高建筑利润。
据南都此前报道,根据迈阿密-戴德县房地产买卖信息,发生垮塌事故的住宅楼建于1981年。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西蒙·沃多温斯基表示,发生坍塌事故的住宅楼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检测出下沉迹象。他曾在2020年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该楼在1990年后便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开始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