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术大学: 党建领航打造全国应用型大学“领跑者”

2021-07-07 10:53作者:蔡敏玲 崔璨来源:南方网编辑:黄晓航
我是党员,我先上!

6月27日,在深圳技术大学(下称“深技大”)的校园开放日上,“空中校园”神秘的面纱被揭开。这所新型的国际化应用型大学从深圳改革开放前沿的热土上拔地而起,首次向外界展示其新建成的校区。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补齐高层次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短板,深技大使命在肩。作为一所新大学,深技大从筹办起便是高起点、高标准,在砥砺奋进中取得跨越式发展:连续两年录取线广东省理科投档线位列第9名;短短几年内建成14个学院、26个专业,学科建设不断取得突破;专任教师博士学位占比排全省第7位,国内外一流人才不断云集;与63所国际一流大学与机构、206家行业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国际交流、校企融合。

聚焦示范引领

打造学习教育“红色矩阵”

“自建校以来,深技大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打造全国应用型大学‘领跑者’为己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应用型人才。”深技大党委书记张基宏介绍,学校始终将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夯实组织基础、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走出一条党建引领高水平教育教学、培养国家战略亟需人才的办学之路。

从《国际歌》到《红星照我去战斗》,从《我的祖国》到《春天的故事》……5月13日下午,深技大教学楼里不时传来阵阵悦耳的红歌,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党课在此拉开帷幕。

将艺术与党史相结合、用音乐向党致敬,是深技大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近阶段以来,深技大全面部署、统筹推进,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

在深技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入思政课堂,讲授“开学第一课”,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里,围绕百年党史,教师采取研学式、沉浸式、启发式教学,重现“历史上的感动瞬间”;思政课上,老师引导学生以《觉醒年代》为蓝本,自拟脚本、扮演角色参与其中,用故事阐释道理、用细节打动人心……透过这些别开生面的课程,师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从党史中汲取丰厚的思想滋养。

除丰富的学习活动外,党建阵地的建设不可或缺。学校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标准,于2018年11月建设“学习教育培训基地”;2019年6月,推出“学习培训之窗”网站;2020年6月,为各基层党组织配置了党建书架,形成党员教育管理党建交流互动、主题党日学习的全覆盖、全方位、立体化格局,让党员群众在阵地上有保障、思想上有引领、情感上有交流,为其提供了追求梦想和学习成长的平台。

“学校党委成立时间虽然较短,但有些基层党组织已在亮特色、树品牌方面进行了初探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张基宏介绍,深技大在2019年、2020年分别获得广东省“学校党委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深圳十佳“党建+智慧”案例和“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两个党组织分别荣获2021年“全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和优秀奖。

抓好谋篇布局

高质量高标准夯实党建基础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在深技大的办学治校中,夯实基础构筑坚强堡垒是前提。2019年5月,深技大成立党委,高质量构建起“校、院、学科”三级党建体系。截至目前,全校已设9个学院党总支、19个直属党支部,14个学院教师党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党员总人数达424人。为推进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工作,学校遴选教授担任学院党总支书记,选齐配强学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积极落实“一岗双责”,各部门负责人为党员的均担任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达100%。

深技大还在全市高校率先出台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办法,明确责任界限,纵向覆盖三级党组织,横向覆盖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同时,印发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围绕实现“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目标,建立党建工作制度27项,开展专项工作20个,推动创新项目12个,全方位促进党建质量提升。

“为推进基层党组织创新党建工作,促进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我们制定了《培育创建新时代学校党建示范品牌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一年为一个周期,面向全校培育创建2—4个‘党建工作标杆学院’、7—10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5个‘党员示范岗’,以点带面强化品牌引领,此项工作已于6月初启动。”张基宏说。

践行初心使命

在办实事中做红色“传承人”

“我是党员,我先上!”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深技大党员干部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参与一线抗疫。学校计划财务部党支部陈雅看到校组织部发布的“战疫先锋”志愿者征集信息后,主动报名参加了多场党员志愿者服务。

疫情发生后,学校党委迅速部署多项防疫应急措施,并鼓励学校科研人员开展在新冠病毒防治方面的应急科学研究。学校机器视觉研究所研发团队在短短18天内紧急自主研发了红外热像测温仪,次日立即在校园安装并成功启用,解决了全校师生的测温需求,并支援周边38所学校投入使用。

学校克服开放式校园防疫困难,发放26万个医用口罩,设立100个隔离观察室。在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前提下,该校率先全员返校复课,保证了教学科研正常开展。

深技大还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相结合,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发展成就。目前,该校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师生代表专场座谈会,梳理划分出四大类15个小类重点项目,涵盖90件具体事项,目前已完成整改事项53件,短期整改9件,正在研究或推进28件,不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对话】

深圳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张基宏:

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技术人才

问: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如何才能做到确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张基宏:深技大始终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责任,通过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吸引优秀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程序,把好发展党员质量关、政治关。今年,深技大发展指标为70个,目前已参加集中培训的发展对象有38名,上半年顺利完成指标数一半以上。

问:深技大吸引了许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人才入驻后,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吸引他们进入党组织?

张基宏:为充分发挥校院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优势和引领作用,深技大制定了《深技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优秀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制度(试行)》,让老党员带领优秀青年教师,逐步发展为党员。同时,我们已于去年下半年成立党校。今年6月,随着学校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将借搬迁契机,打造多功能党建阵地,党校计划于9月正式开展培训。

问:作为一所应用技术型的大学,深技大如何服务国家人才战略需求?

张基宏:我国目前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以深圳为例,有164个职业被列入紧缺类职业,人才缺口达30万人以上。

为回应国家人才需求,深技大聘请了毕业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高层次人才执教,与国际知名应用技术大学以及腾讯、华为等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深技大的学生至少需要完成一个学期的实习,在企业界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我们的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产业需求。

未来,深技大将坚持科研创新的自立、自信、自强,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和潜力,大力推进学科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研究,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助力深圳成为创新之都和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高地。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