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日亏8亿元!
如今日赚2亿元!!
上半年盈利暴增32倍!!!
中远海控如何演绎从A股“亏损王”变成“印钞机”的传奇?
7月7日晚间,中远海控(601919.SH)披露业绩预告称,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70.93亿元。
也就是说,中远海控在上半年平均每天赚2亿元,而相比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中远海控的净利润增幅约为32倍。
不过,7月8日,开盘后,中远海控的股价却出现低开6.75%,截至收盘,仍跌4.82%报31.03元。
A股上市公司的股价经常会出现深V、大A的传奇演变,但业绩从日亏8亿到日赚2亿,纵观整个A股,这个传奇至今也只有中远海控上演过。
更名如重生,中远海控从A股日亏8亿的“亏损王”变成日赚2亿的“印钞机”
A股上市公司更名能暴富,这有过先例,不一而足,所以,中远海控在连年巨亏之后,通过重组,更换了名字。此后,虽然没有立刻见效,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中远海控的股价突飞猛进。
自去年6月以来,中远海控股价一路上行,从3元上下涨至31元。这也就意味着中远海控在13个月中股价暴涨了10倍。
中远海控前身为中国远洋,自2007年上市后,股价一路攀升,不过,当涨至68.4元后,国际航运开始转向低迷。此后,其股价也开始转头向下运行。
2011-2012年两年累计亏超200亿元,相当于平均日亏损超8亿元,2016年再度亏损约99亿元,一度被称为A股的“亏损王”。
2015年,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重组,中国远洋更名中远海控。
经历了一系列整合重组后,主流班轮公司已基本实现了规模化。虽然公司收入和净利润规模在持续改善,但股价一直没什么反应。
随着疫情下的海运价格暴涨,2020年三季度开始,中远海控从二季度的8.46亿元大幅提升至27.23亿元,此后的2020年四季度归母净利跃升至60.67亿元。
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度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4.5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92亿元,同比增长5200.62%。
仅一季度数据,就已经完全胜过过往全年数据。历史上,中远海控利润峰值为2007年,当时也只有190.85亿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上涨79.6%至648.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5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2倍,比过去三年的利润总和还多!
另外,中远海控还在燃油采购领域,把握住了市场低位时机,锁定了2020年至2021年两年的外贸低硫油源。
A股“印钞机”实至名归!
市值狂飙现隐忧,中远海控现在还能上车吗?
虽然中远海控的业绩预告令人赞不绝口,但市值已突破3000亿,风险隐现,所以,投资者就会担心“利好出尽就是利空”,于是,今日其股价大幅低开,并绿盘报收。
对于中远海控的股价表现,股民纷纷发表看法——
股民A:从目前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数据是超预期的。现在投资者们应该等待正式的中报以及可能出现的分红方案。
股民B:中报只是明牌,第三季度才是真的王炸。不要因为一个中报(预告),就觉得周期已经结束了。这或许才是旅途的开始。
不过,也有股民担忧中远海控的未来走势,认为集运行业属于周期行业,现在买入的风险大于收益,利好出尽是利空。
股民C:看看其他周期股吧,业绩好的时候好到爆炸,但是过了周期那就是死路一条。中远海控也差不多到拐点了。
……
那么,机构又是怎么看的呢?
股价行至高处,投资者对中远海控的后续表现分歧加大。
有机构认为,过去三个月亚洲航运股急升后,投资者忧虑升温,期内长荣海运累升3.3倍,中远海控及东方海外国际分别升约80%及20%,同期MSCI亚洲指数持平。
中信建投预计中远海控2021/2022/2023年净利润分别实现775亿元、620亿元、533亿元,上调目标价至38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短期来看,受欧美港口堵塞影响,2021年上半年,深圳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648.63万标箱,同比增长21.23%,船舶进出港艘次33311 艘次,同比增长13.1%。受盐田港“5.21 疫情”影响,盐田港码头作业能力受到较大影响,其6月集装箱吞吐量仅为61.58 万标箱,较去年同期减少 46.96%,6月船舶进出港艘次2439 艘次,较去年同期减少58.39%。
深圳加广州目前积压近20多万货柜未出运,完全消化至少要到8-9月,因此短期1-2个月CCFI指数还会持续上涨。
所以,航运短期运价大幅回落概率较低。中远海控作为“周期之王”,基本面暂时不会有大的风险,至于业绩预告大利好出来后,目前其股价会不会与基本面同步,这和投资者的情绪有关。
不过,周期性行业,当前运价上涨,未来是一定会有下跌的一天。在周期来时,能涨上天,在周期走后,就会趴在地上。投资者把握好进出场节奏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