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净利双增,股价却崩盘式下跌,贝壳找房前景如何?

2021-08-12 17:36作者:林少娟来源:奥一新闻编辑:南都号


去年8月13日,成立仅两年半的贝壳找房在大洋彼岸敲响上市的钟声。

作为“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表现得极为低调:“我一直不觉得贝壳模式完全跑通了,我们可能完成了‘从0到1’,算是活下来了。”

时隔一年,贝壳找房活得更好了吗?或许能从今日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中找到答案。据财报内容,贝壳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449亿元 (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达64.6%;调整后净利润为31.40亿元。

从三年亏损31亿,到半年赚回31亿,贝壳找房看似实现了逆风翻盘,但股市却未给这份成绩单盖章认定。目前,贝壳最新股价为19.88美元/股,相较鼎盛时期的79.40美元/股,跌去七不止。

股价崩盘

顶着无数光环登陆美股的贝壳找房,上市之后股价接连攀升,2020年11月16日,贝壳找房股价一度冲高至79.4美元,总市值冲破900亿美元大关,折合人民币超过6000亿元。

这是属于贝壳找房的“黄金时代”,万科、碧桂园、恒大三家巨头房企的市值总和才能堪堪与其比肩。但这阵荣光并不持久。2021年开年后,贝壳找房在波动中持续下跌,7月26日更是几遇崩盘,单日股价跌去27.69%,股价变成二字开头,8月5日变一字开头,目前市值相比巅峰时期已蒸发600多亿美元。

与地产股类似,贝壳找房震荡也与政策密切相关。

2021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发布,多城接连出台楼市新政。作为居住服务商,在一定程度上,贝壳找房与地产“同命运共呼吸”。7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要因城施策,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四方面问题。力争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当日,贝壳找房股价跌近11%。

少娟.png

图源住建部官网

政策调控下,多城一二手房市场降温明显,这对以二手房、新房业务为主要营收渠道的贝壳找房自然影响不小。据半年报,贝壳找房2021年第二季度的毛利润为53亿元(合8亿美元),而2020年同期为66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20.4%。

对此,贝壳找房在解释中罗列了一个原因:“2021年第二季度,现有房屋销售市场受到一系列市场降温措施的影响,导致现有房屋交易收入对净收入的贡献相对较低,低于2020年同期。”

持续扩张

市场降温,但贝壳扩张的步伐并未停止。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贝壳连接门店达52868家,连接经纪人达548600人,相较2021年一季度末,分别增加门店4152家、增加经纪人2.3万人,较一年前分别增长25.1%、20.3%。

与门店、经纪人数量高涨相对应的现象是,贝壳找房的营业成本也在同比增加。据财报数据,2021年第二季度的收入总成本从2020年同期的136亿元增至188亿元,同比增长了38.6%。

具体来看,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门店成本较2020年同期7亿元增加31.2%,涨至9亿元;二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2.41亿元,而2020年同期为7.88亿元,对此,贝壳解释,主要是由于网上和线下广告和品牌活动的增加,以及员工人数的增加。

烧钱奔跑的贝壳,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1年第二季度,贝壳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MAU)达5211万,同比增长33.5%。

用户持续增长,质疑也随之而来。此前,贝壳找房曾因上调中介费被指有“垄断市场的嫌疑”,市场口碑一度下滑,与高涨的业绩相对而立。在黑猫投诉上,贝壳找房的投诉量多达843条,而曾暴雷的韦博英语投诉量为399条。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也能搜索出不少吐槽贝壳找房的帖子。

奥一新闻 见习记者 林少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