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间,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应占盈利同比增长超过500%,按去年上半年12.41亿元归母净利润计算,中国生物制药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过74.46亿元。增长原因主要是报告期内新产品、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上升,以及联营公司财务表现强劲。受此消息提振,中国生物制药今日港股高开8.51%。
市场推测科兴新冠疫苗净利近400亿
今年以来,中国生物制药业绩喜人。据其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第一季度录得收入约7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应占盈利约为1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5%,这是其自上市以来成绩最好的一季报。根据财报,中国生物制药第一季度应占联营公司及一家合营公司盈利达到了14.76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249.3万元。
国君策略指出,联营及合营公司盈利增长主要来自于科兴中维。2020年12月,中国生物制药宣布向科兴中维出资5.15亿美元,持有其15.03%权益。
研报预测,中生集团主业医药板块业务经营较为稳定,假设相较2020年半年报增长25%即为15亿元,则联营企业并表收益达到60亿元体量,该笔收益大部分来自科兴(参考过往季度,该会计项目仅在百万级别)。按照股权比例外推,上半年科兴中维利润达到约400亿元。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8月18日,中国内地累计接种超18亿剂次,稳居全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剂次最多的国家,同时我国还向国外提供了超7亿剂疫苗。随着新冠疫苗国内接种人群的不断扩大,有相关机构测算,2021年国内疫苗市场有望达到1500亿元。
研报认为,国内疫苗供应5月开始加速,即便在国内每日接种量尚未充分进行的一季度,科兴依靠大量海外客户订单也录得约100亿元巨额利润。二季度随着产能逐步投产,接种速度快速提升,利润不出所料继续大幅攀升。
盈利较大程度依赖科兴疫苗的中国生物制药,如何看待其业绩增长可持续性?截至发稿,中国生物制药尚未对记者作出回应。
新冠疫苗进入业绩兑现期
随着新冠疫苗进入业绩兑现期,多家疫苗企业依靠疫苗获得不俗业绩。
被称为“港股疫苗第一股”的康希诺早前发布半年报,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亿至22亿元,同比飙涨49532.59%至54495.85%,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至1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借助新冠疫苗,康希诺自2009年成立以来首次真正意义上实现盈利。
康希诺向媒体表示,2021年上半年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公司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已获得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的紧急使用授权及中国附条件上市批准,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截至目前,康希诺新冠疫苗仍然是国内唯一一个获得紧急使用或附条件上市批准的单针免疫新冠疫苗,并在墨西哥、巴基斯坦等国获得了紧急使用授权。康希诺董事长宇学峰曾表示,康希诺疫苗已经在国内二十几个省市进行接种,累积了至少几百万人的接种数据。
放眼国外疫苗企业,新冠疫苗的销售业绩也是多家知名药企的财报亮点。辉瑞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营收189.8亿美元,同比大涨92%,超过市场预期的187.9亿美元;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1.07美元,同比大涨73%。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苗预计今年将给辉瑞带来335亿美元收入,有望成为辉瑞史上最畅销的药物之一。
7月21日,强生公布2021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强生COVID-19疫苗为其实现了2.64亿美元的收入,由于安全性以及病株突变等因素,市场增长缓慢。7月29日,阿斯利康公布半年报,总收入155.4亿美元,同比增长23%,COVID-19疫苗(Vaxzevria)带来11.7亿美元的收入。
多家药企进行疫苗第三剂临床试验
疫苗行业的另一个潜在的催化剂是,面对德尔塔、拉姆达等变异毒株,是否有必要第三剂加强疫苗?
康希诺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朱涛博士在一次关于“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学术直播中提到,最新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初次免疫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克威莎)6个月后,中和抗体水平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接种加强1针,体内中和抗体水平可增加约8倍。“从目前进行的中和抗体交叉实验结果来看,当前疫苗对变异株具有保护效力。”朱涛表示,康希诺生物目前也正在开展针对变异株的疫苗开发工作。
早前,包括国药、科兴和康希诺在内等多个疫苗生产商都已经进行了疫苗加强针的临床实验。
据目前公布的数据看,科兴疫苗在接种第三剂后28天中和抗体滴度比第二剂后28天中和抗体滴度增加了3-5倍。康希诺也表示,六个月后加强疫苗接种可使中和抗体水平提高7倍至10倍。在国药的临床试验中,第三针疫苗是在第二针之后28天接种。注射三针疫苗后,中和抗体水平获得提高,是第三针之前的3-5倍。比较第三针后28天和90天的中和抗体,虽然平均水平有所下降,但能保持两针疫苗后28天时的水平。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表示,现有的研究显示,全球各条技术路线的疫苗,对新冠变异株保护力确实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变异株仍然还在疫苗保护范围之内。“特别是它的中和抗体和保护率,还都是一定程度存在的。”
目前,其中我国有7款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或上市,22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中国始终处于全球新冠疫苗研发第一方阵。这7款获批疫苗中有5款是灭活疫苗(中国生物北京所、中国生物武汉所、科兴生物、康泰生物、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1款为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康希诺生物),1款为重组蛋白疫苗(智飞生物)。
国泰君安证券称,随着新冠疫苗接种需求巨大,商业化进展顺利,2021年全球新冠疫苗销售额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国内新冠疫苗出口市场将逐步打开。
奥一新闻记者 林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