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要找到自己的“燃点”!

2021-09-03 11:42作者:徐峰来源:南方网编辑:黄晓航
开学第一课广东省名校长冯大学这样说

近年来,每逢秋季开学日晚上,央视专题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都会得到全国各地家长学生的收看。事实上,在开学日第一天,深圳许许多多的校长也会带来自己的开学第一课,让师生家长受益良多。

9月1日,广东省名校长冯大学就在南山区松坪学校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上进行了干货十足的“开学第一课”,这也是冯大学任松坪学校校长后第一次与师生们正式交流。

对同学们,冯大学说——“让我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对老师们,——“承担育人使命,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对家长们,冯大学说——“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做一个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新时代家长。”

以下是冯大学讲话原文: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相遇是美好的,今天是我来到松坪学校后第一次和大家见面,我们在此隆重举行本学年第一次升国旗仪式。看到你们年轻的脸庞,我由衷地感到,青春多么美好。

我满怀着渴望,想认识你们每一个人;也期盼你们愿意和我分享,属于你们的故事。首先我代表学校向2021级新同学以及今年新加盟我校的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欢迎你们选择了松坪学校,祝愿你们在松坪遇见更优秀、更美好的自己。

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同学们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我看到很多同学玩起了防疫版《上学歌》的改编,还有很多同学在学科竞赛、体育赛事、科技创新等展示活动以及社会实践领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示了松坪学子全面发展、自律自强的卓越风采。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新学期的画卷正在向你们徐徐展开。与往常一样,新学期,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启,是树立目标、规划自己发展道路的好时机。面对到来的新学期,怎样激活你们的生命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呢?今天,我和大家从三个方面作个交流,与大家共勉。

第一、我想对同学们说——

“让我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想要充实度过校园生活,离不开父母的帮助、老师的教诲、伙伴的激励和你自己的努力。作为你个人,要有意识地去做五件事:

一、涵养家国情怀,以大爱描绘人生底色。

今年5月,令人尊敬的袁隆平先生过世,令无数人感伤。特别是年轻一代自发的悼念,令人印象深刻。袁隆平先生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40多年来,他敢于挑战被视为学术权威的前苏联学者米丘林学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他不迷信现成结论:“水稻等自花授粉植物无杂交优势”,坚持走自己的创新之路;他婉言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一头扎进中国这片希望的热土,创造了科学的奇迹,使水稻大面积亩产从500公斤提高到600、700、800公斤……即使90多岁的高龄,他还依然坚守科研一线,下田看水稻的长势;为使更多的人摆脱饥饿威胁,袁隆平研究团队主动承担起以向世界“授之以渔”的独特使命,无私地向各国水稻专家传授制种技术,让杂交稻覆盖全中国和许多国家。

同学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我们每个前进的脚印,终将叠加成国家的进步。我希望同学们成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少年,从身边的事做起,由细微之处入手,学会奉献集体、多为集体做贡献,长大后成为乐于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人。

二、培养阅读习惯,建立独立的精神生活。

同学们,小的时候,父母是我们的灯塔。上学的时候,老师是我们的灯塔。可人生的成长路上,父母和老师不可能永远陪伴着我们,那么谁又来成为我们精神的灯塔呢?我鼓励大家养成阅读习惯,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精神生活。

经典著作是理性认识的载体。阅读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性情的最好方式。今年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同学们相对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我希望同学们能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为自己设定阅读的小目标,持之以恒,坚持下来,毕业时你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三、投入研究一件事,找到自己的“燃点”。

我希望同学们在高质量地完成课内学习的前提下,尝试深入地去研究一门科学,一个问题。

有人说:”老天爷在一个人年少时会慷慨地赋予机会,使一个人的天赋在某方面突出地彰显出来,但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有珍惜,等到很多年后,当人们再想回到自己出众的领域中时,会发现上天早就不觉间收回了眷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隐形的翅膀,只是你可能暂时没有找到开启这股力量的钥匙。而学校正是一个允许大家不断试错的地方,希望你们能以足够的勇气,在“丰富课程”中不断探索。当你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被上天垂青,那就一定要珍视,投入时间和情感,勤学苦练,深刻地去研究一件事。

四、多问问题,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松坪学校,同学们要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视角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正如有一句谚语说:“问问题的人可能傻一时,不问的人可能傻一世”。同学们,我们是因学习才相聚在这里,请不要因为怕出错,怕被嘲笑,而阻碍了自己的成长!要养成问自己问题、问伙伴问题、问老师问题、问家长问题的好习惯,并且要通过自己的思考问出好问题,得到好答案。

我期待看到同学们在教学楼上激烈的辩论,在实验室里惊喜的喊声,在操场上尽情分享,让我们互相学习,在求知中完成自我蜕变。

五、拥抱艺术,与美同行。

少年看待世界的眼光是最新鲜的,当你开始拥抱艺术,你会发现,有那么一些眼光,有那么一些做法,有那么一些感觉,甚至有那么一种活法,值得你去尝试,值得你去体验。

我期待少年的你们能够用自己年轻而敏感的心灵去细细体会艺术之美。体会隐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的诗意。课外之余,你可以沉浸在大剧院,沉浸在博物馆,徜徉在诗词歌赋,棋琴书画里,和家人一起行走在名山大川,流连在街巷里弄,故土乡野里。

磨砺对事物的感觉,积累对世界的经验,对他人的理解,对生命的态度,从而意识到有不同的世界观,有众多别样的世界,慢慢养成对事物的敏感和洞察、理解和包容。

第二、我想对老师们说——

“承担育人使命,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借用这一个机会,我也想和我的同事、亲爱的老师们说几句话。

美国建筑大师路易·康说:世界上最初并没有学校,有的只是一棵树。村里的长老在树下开始说话了,跟年轻人讲他从先辈那儿听来的故事;那时候没有围墙,那时候说话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那时候来听的人也没意识到自己是学生。于是,人类的知识开始了。

诸位老师,历史从来不是先有好学校,后有好老师。而正是因为好老师的到来,才慢慢有了“好学校”。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的故事看哭无数人。她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扎根边疆教育事业一线40余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已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她身患心脏病、肺气肿等23种疾病,多次送往医院抢救才活过来。她行走困难,上下楼梯都是攥紧扶手,一步步地挪。可是每天早上5点,她就准时起床,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她曾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为了心中的梦想,我将选择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舍身忘己的奋斗精神感染了身边的每位同事和一届届学生,靠着一股拼劲儿,华坪女高的高考成绩多年来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名,毕业的八届学生全部进入大学殿堂,走出大山,飞越大山。

固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成为张桂梅。正如我一样,老师也是生活中有缺点的常人,也做不了完人。面对家长高分的期待,面对社会对职业的高度期许,很多老师都倍感压力。

只是经历过年少的我们都清楚,真正的教育,可能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教育,有时并不在于某门学科考了满分,而是在于你在一个好的学校里,遇到了一生当中需要效仿的典范和崇敬的榜样。由此,我们需时时警醒自己:教师心中要有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师德磨砺,教师要自觉承担教育使命并引领示范,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的同时,教然后知不足而后进。

“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是我们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为学生今后的行为习惯与道德操守奠定基础,也在为他们的未来提供创造和改变的可能性。

第三、我想对家长说——

“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做一个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新时代家长”

学当榜样。孩子是一面镜子,以孩子为镜子,可以看到家长的影子。每个孩子都是借由认识这个世界来认识自己的,而父母就是最初帮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人。当我们从父母的言语里得到的是鼓励,他就敢再往前迈一步;当我们在父母的眼神里看到的是恐惧,我们就永远躲在他们身后;当我们从父母的行为里看到的是不满,我们也就学会了看不惯整个世界。

教育孩子的方法很重要,但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也同样重要。而榜样是最好的引导,家长以言传身教指导孩子的日常伦理,尊敬师长、知书达理,培育孩子美好的性情和心灵,会帮助孩子今后走得更远。

学会信任。人们说真正美好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的,那学校最美好的三角关系应该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请家长相信,你们和老师的相遇,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是彼此扶持的成全。当出现家校观念不一致时,请各位家长,以自己的宽容平和,给孩子树立理性解决问题的榜样。你给予孩子、老师、学校的信任与理解,会在孩子内心留下未来信任他人、信任社会的“投影”。请相信,信任产生向善、向上的力量将伴随孩子的一生。学会等待。现在的教育让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处于竞争之中,我们很容易陷入形形色色的焦虑:被培训机构裹挟,被成绩排名裹挟,生怕不送孩子上校外培训班,就会比其他学生落后;每一天,恨不得把孩子所有时间都排满,参加这个班、那个班……

然而,成长需要留白。孩子如果过早地进入成人的状态,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将会扼杀孩童的天性和创造力。教育是慢的艺术,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周期里总会有“盛开”的时候。教育家卢梭曾告诫我们: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又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请相信耐心守候是对生命和教育最好的尊重。我们期待,你们和学校携手,共同培育孩子的未来。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研判的:“纵观整个世界,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世纪以来从未见过的重大变革时期。”世界在改变,教育也在改变,未来又当会有怎样的改变?当我们的教育不能承诺给你一个确定的未来,我们就努力成为一个“眼中有远方,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的少年,给生命以温暖,为理想而躬行。

松坪学校重视基础和习惯的培养,重视潜能的发现和发掘,重视学生特长的形成与发挥。为此,我们将继续围绕学生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用课程、用课堂,用日复一日的精心教育,培养每一个学生必不可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每一位同学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拓展更宽的成长路径。

哲人有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新的学年,愿同学们以第一天为新的起点,让每一个日子都舞出精彩。也祝福每位老师,在陪伴同学们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彼此成就的鼓舞,让这份鼓舞,成为对教育意义的响亮回答。我将会和全体老师们一道陪伴和鼓舞每一位同学,以蓬勃的朝气,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发现自己无限的可能,从容地实现梦想。

谢谢大家!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