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完善和落实网络信息监测、识别、举报、处置制度,落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
网游、直播等:
需对未成年人进行时间、权限、消费管理
《纲要》指出,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依法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儿童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
监管层面需加强网络监管和治理,完善和落实网络信息监测、识别、举报、处置制度,依法惩处利用网络散布价值导向不良信息、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目前,国家级别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举报平台(https://jubao.chinaso.com/)已上线。
此前,“史上最强游戏禁令”出台。国家新闻出版署在8月30日发布相关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游戏企业亦在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组织下集合自律。9月23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组织发起《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简称《公约》),包括腾讯、网易等在内的213家企业参与。《公约》要求游戏企业落实责任,全面接入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积极探索运用人脸识别等手段强化用户识别的精准度。另外,针对未成年人存在的租用游戏成人账号、高额游戏直播打赏等乱象,《公约》亦对相关责任方提出自律要求。
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
《纲要》指出,要加强网络语言文明教育,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互联网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在产品开发、内容审核、用户管理、保护措施、举报处置等环节完善治理手段。
对未成年人接触的网络信息内容,《纲要》亦提出相应管理要求。要严格网络出版、文化市场管理与执法,及时整治网络游戏、视频、直播、社交、学习类移动应用软件传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严格管控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拜金炫富等存在价值导向问题的不良信息和行为。
此前,奥一实测研究院在游戏测评中发现,游戏中的语言暴力现象普遍存在,《王者荣耀》、《摩尔庄园》、《猫和老鼠》等游戏的社交板块更是成为网络语言暴力重灾区,存在大量的暴力、色情擦边球的情况。有专家表示,语言暴力是游戏企业管控的难点,甚至激起有些玩家的“挑战欲”,变成一种新的“炫智”游戏。因此,专家建议设定校正系统协助预防。

奥一新闻记者 张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