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个交易日成交额超万亿!本周A股诞生一个新纪录
一日成交额锐减3000亿!国庆节前A股无心工作?
两日融资余额降220亿元!主力也想放长假了
本周A股诞生了一个新纪录,截至9月28日连续48个交易日成交额超过1万亿,打破2015年5月至7月的连续43个交易日成交额超万亿的纪录。
然而,国庆长假将至,不知道A股是不是不想认真工作了,今天A股成交额突然比昨天减少了3000亿左右,临近尾盘才勉强完成一万亿成交额的任务。
A股成交额为何突然锐减?发生了什么?
续刷历史记录!A股成交额连续48个交易日超万亿
近一段时间,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金额破万亿似乎成了一种常态。
9月27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7个交易日突破一万亿元,续刷最长历史记录。
当日,受限电、停产等因素影响,有色、化工、煤炭等周期板块“卧倒”一大片,盘中跌停个股逾百只,但在“茅本尊”贵州茅台盘中一度冲击涨停的带领下,A股消费板块强势崛起,酿酒、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板块纷纷大涨,截至收盘,沪深两市成交额轻松突破万亿。
据统计,这是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如此长时间两市成交金额连续突破万亿的情形。从更长的区间来看,近期单日成交额连续破万亿的持续时间在A股历史上可以排在第三位,前两次均发生在2015年。
不过,从这两段时间市场的表现来看,“持续放量”与“放量上涨”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例如,在2015年5月8日至7月8日,虽然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过万亿的交易日长达43个,但行情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倒V字走势。
2015年5月8至6月12日,上证指数处于上一轮牛市最后的冲击阶段,自此之后指数便快速拐头向下,6月15日至7月8日的区间跌幅达到了32%。
而从此轮市场的持续放量情况来看,自今年7月21日以来上证指数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放量滞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市场的传统人气指标,券商在此轮A股的持续放量过程中的表现也比较疲弱。
所以,此轮A股“持续放量”只是在蓄势,并不像2015年那样经过一轮牛市后而走下坡路。
一日成交额锐减3000亿!快放长假了A股无心工作?
然而,国庆长假将至,今日A股成交额突然锐减。
9月28日,昨日大跌的周期股卷土重来,但消费板块看龙头大哥贵州茅台一整天都绿着脸,无精打采的样子,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嗨了一天,就全体歇菜了,截至收盘,沪深两市成交额今日只勉强达到了万亿,而且,成交额比昨天减少了3000亿左右。
截至今日收盘,沪指涨0.54%报3600.22点,深成指跌0.21%报14313.82点,创业板指跌0.62%报3211.45点;两市合计成交10438亿元。
除了“茅本尊”不作为外,还有何原因导致A股今日成交额突然萎缩呢?
一方面是长假避险情绪。每次长假前夕,都会有资金主动退出避险,导致市场交易不太活跃。据盘后数据显示,最近两个交易日,融资余额大降220亿元,这也带动了一批资金跟随撤退。
另一方面是量化交易机器人被“断食”了。据业内人士透露,最近已经有大型量化基金收到了规范管理的监管要求。此外,还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算法耗电量较大,最近多地发生电荒,进行限电,量化基金的动作可能也会受到一些限制,量化交易机器人无电可“吃”自然也就无力工作了。不过,这些信息目前并未获得权威部门证实。
两日融资余额降220亿元!是否意味着流动性退潮呢?
那么国庆节前资金骤减,流动性是否要退潮?
其实,量化交易强化行业监管也好,限电带来的影响也罢,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内地量化基金的交易频率,但无法限制离岸市场的交易。比如,今天外资涌入A股近50亿元,这里面可能就有不少量化资金。
在较大程度上令市场成交量萎缩的可能还是杠杆资金。上周五,融资余额下降近95亿元,本周一,融资余额再降125亿元。这都是真正离开市场的资金。
每到长假前夕,的确都会有一波资金要离开股市,以寻求避险。而今年,市场在经历一波结构性牛市之后,这种需求可能更甚。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流动性退潮呢?这种现象可能只是暂时的。
首先,从历次行情来看,虽然节前杠杆资金会撤离,但节后无论市场涨跌,他们都会再度杀入。节前的动作只是惯常操作,节后也会惯性进场。这对于非杠杆资金也会起到带动作用。
其次,从宏观层面来看,流动性并没有太大问题。上周全周实现资金净投放3200亿元。资金面相对均衡,整体看资金利率有所下行,对资金面形成一定的支撑。
抛开资金因素,A股市场仍处于复杂的变局当中,风格轮换较快,特别是周期股和消费股跷跷板效应近期频繁上演,操作难度正在加大,投资者宜谨慎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