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合作区全国率先实现农村5G网络全覆盖

2021-10-16 10:15作者:詹佳 刘文澄 蔡鹏飞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李姗姗

10月15日,随着深汕湾科技城内5G基站建成,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高效完成全区700MHz 5G网络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5G网络全覆盖。

自8月1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快提升深汕合作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到深汕合作区明确建设攻坚节点,再到10月15日完成深汕全域5G网络覆盖,深汕合作区仅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建成并开通117个700MHz 5G基站,成为全国首个农村5G网络全覆盖地区,并将持续推进5G应用,作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把5G应用于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上,为这座正在崛起的田园都市插上“数字翅膀”。

1080x608_cc7c96971ff1de77.jpg




“5G+智慧农业”

提速乡村振兴

“700MHz 5G基站开通后,现场测试单站最远覆盖距离达3公里,连片覆盖优化后下行速率超200Mbps,上行速率超100Mbps。”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负责人谢瑞阳表示,目前深汕合作区通过700MHz网络与2.6GHz网络双频段混合组网,在覆盖与容量上互补,为智慧农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信息高速公路,不断消除城乡的数字鸿沟。

赤石是深汕合作区最大的镇,面积306.8平方公里,大部分是山区,规划建设48个5G基站。“全镇有86个自然村,布局分散,目前交通还不是非常方便。”赤石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5G应用可打破该镇的交通壁垒,架起便捷信息桥梁,不仅满足日常通讯需要,今后也可应用在农产品销售、物流以及防火防汛等领域。

10月14日下午,一台搭载700MHz频段5G网络的无人机设备缓缓升起,对农田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巡查,这是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在鹅埠镇水美村试点推进的耕地智能化监管项目。在操作屏幕上,耕地的种植情况清晰可见,此画面也实时传播到了数据中心。该局乡村振兴科科长负责人表示:“定期开展无人机巡查,可对耕地利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包括撂荒行为、乱占耕地建房等‘非农化’建设行为。”此外,该局还在小漠渔港超高清智能监控试点项目做了有效探索,运用“科技管港”“智慧管港”新形式,及时掌握船只进出港动向。

1080x608_390c38a102e74f10.jpg



5G广泛应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

深汕合作区地域广阔,河流污染、耕地保护、山火隐患等巡查工作非常重要,如果仅依赖传统的人力巡查,效率慢、成本高,5G信号全覆盖,为无人机快速巡查打下了基础。

深汕智研院市政管网部负责人介绍,目前采用“无人机+人工智能+5G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从空中视角协助区住建水务局、城管综合执法局、土地整备局等多家业务单位开展城市治理工作,有效解决了一线巡检人员匮乏的问题。目前已涵盖10多种作业场景,形成了航线规划、作业监控、结果分析、事件处置标准化业务流程,助力社会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

按照计划,下一步,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将深入开展深汕合作区多频组网、室内外覆盖协同、4G/5G协同等一系列专题优化,在深汕高中园、生态科技产业园、小漠香山公园等新建区域开展滚动规划建设,持续打造700MHz乡镇农村场景标杆精品网,为全国网络建设优化探索经验。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