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涵育青少年爱国情怀、道德情操和网络素养”,是时代要求,也是各方责任。12月17日上午,作为第四届南都智库产品发布周系列活动之一,以“呵护下一代 传承价值观”为主题的“音视频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创新治理峰会(2021)”在北京举行,该活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都市报社主办,旨在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网络素养培育找到可借鉴、可通用的参照,进一步唤起行业责任及社会参与,形成合力。
会上,南都发布了《音视频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创新治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炼了音视频直播平台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的50条代表性举措。同时,来自学界、企业界的嘉宾代表围绕如何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培育核心价值观传承等话题,开展实践研讨。
活动也揭晓了“2021年度音视频及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创新典型案例”。此外,由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开发的“未保新风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志愿评议平台”正式上线。
音视频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创新治理峰会现场
凝聚“未保”共识,形成合力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在峰会致辞中表示,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触网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
他提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是要继续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长效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学校、家庭、社会深入理解、深度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二是要强化立法与执法相结合,良法还要善治。在网信领域未成年人保护立法提速增效的同时,网信领域的监管和综合治理要更加及时有力,要形成网络空间法治震慑作用,大大提升网络空间违法的成本,进而有效遏制违法乱象;三是要创新工作思路方法。重视和了解“Z世代”特殊属性,不断探索适合他们,让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和信息内容;四是要增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织以及媒体要各司其职,各尽其力。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致辞
南方都市报社党委书记、总裁、总编辑戎明昌致辞表示,引导培育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媒体责无旁贷。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主流价值观的内涵融入他们熟悉的场景中,这样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本次峰会与研究成果旨在促进平台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对称,促进平台与平台之间成果共享、生态共赢。
专家、创作者、家长分享“未保”经验
峰会邀请到学界专家、平容创作者、家长代表进行TED分享,挖掘“未保”创新的更多可能性。
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秀江从促进全面发展、培养核心素养角度展示儿童网络素养培育的内涵和方向。在他看来,国力竞争,就是人才竞争,要研究如何通过网络素养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准确、完整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秀江作ted分享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围绕未成年人身份认证、验证与个人信息保护能否兼得的问题进行探索。在他看来,未成年人保护中最关键最难的就是如何确认屏幕前的用户是不是未成年人,而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收集每个人的个人信息,这个过程需要规则的进一步细化以确定边界,需要使用技术创新的手段保证处理个人信息最小化,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作ted分享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画家杨藩分享了用平台内容创作经验。在他看来,在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时,最大的障碍是不肯摈弃陋习和偏见,短视频的形式,能够打破艺术传播的阶层限制,让青少年全面了解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消除因不了解而产生的偏见,以趣味为导向,将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传播给青少年。
家长代表耿燕则呼吁平台青少年模式开发更人性化、更细致的功能,对用户进一步做分层管理。
专家平台热议下一代价值观传承
在以“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网络平台的护苗新使命”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文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洪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曹刚,快手科技社区安全事务总监陆兴华,趣丸集团副总裁、总编辑任少峰,网易CC直播首席内容官张金通就平台如何引导下一代价值观等问题分享了各自看法。
孙宏艳指出,如今生活网络化,网络生活化,网络与人的现实生活结合紧密,今天谈的网络文明素养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公民素养。如今未成年人保护大于发展,但孩子们生活的世界不是真空,引导孩子更好使用网络,需要家庭、政府、学校、社会协同配合。
曹刚认为,互联网是重要的知识分享工具,降低了门槛,跨越了城乡。而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一类是隐性知识,后者需要教化、直觉和经验,特别涉及到审美教育等,需要大量的隐性知识,音视频直播平台是隐性知识的最好载体。
张洪生表示,青少年是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强国一代”,也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现代人需要综合性、复合性的知识体系。平台企业在体制、机制、技术、内容方面都在不断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但仍存在青少年模式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问题,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优质内容输出势在必行。
平台代表也分享了各自计划。陆兴华表示,快手将继续补充完善未成年人现有的审核规则,细化规则的颗粒度,明晰特殊场景,不断提升有关未成年人审核规则的合法性、时效性和可执行性。任少峰表示,趣丸集团将依托平台、用户、主播三位一体的正能量联盟,探索优质内容生产的可持续机制。张金通表示,网易CC直播将通过优化算法挖掘青少年优质内容创作者,构建青少年网络保护的绿色防火墙。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网络平台的护苗新使命”圆桌论坛
报告发布50个“未保”创新举措
在专家与平台共同探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责任使命之余,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音视频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创新治理报告(2021)》。
报告指出,近一年来,至少有19部政策文件提及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内容,多部文件提到要压实互联网平台的主体责任,包括音视频、直播、游戏、社交、在线教育、网课、账号服务、算法推荐服务提供等至少8类网络平台受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政策规划正朝着切口更细、治理更精准的方向发展。
过去三个月,课题组面向国内近20家主流音视频及直播企业开展调研,总结提炼了音视频及直播行业在机制保障、技术防控、模式优化、隐私保护、问题处置、正向引导、协同共治7个方面的50条代表性举措,如调研发现,平台专设“未保”政策渐成趋势,用户及主播权利义务更精细,采用行为痕迹识别未成年人,预测拦截不理性消费,逐渐披露隐私政策,建立“监护人同意”机制,设立专项接诉渠道,平台垫付快速退还打赏等。此外,课题组面向6000位受访者发起了民意调查,倾听其声音,并提炼10条迫切需求,以供行业参考。
报告还收录了“未保”创新典型案例,并基于专家视角,审视当前国内音视频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来自9家平台的共12个案例入选。
最后,课题组从趋势建议出发,通过采访数位专家、平台及家长代表,提炼出十大专家建议、十大平台方向、十大用户需求,以期碰撞出更多思考,服务音视频直播行业的长远发展。
活动现场
“未保新风侠”志愿评议平台上线
峰会上,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开发的“未保新风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志愿评议平台”正式上线,面向全社会发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志愿行动,呼吁全社会积极加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志愿行动。
在该平台,公众可通过“未保动态”栏目,实时跟踪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话题相关的新闻资讯,了解互联网平台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最新举措;可以通过“公众评议”栏目,了解家长诉求,倾听孩子真实声音,感知企业“未保”态度;也可以通过“我来建议”功能,举报网络不良信息,提出“未保”方法意见,守护网络健康生态。